盛唐小女官 第50节
他给三娘送了把新琴。
三娘平时学琴用的是便宜的新手琴,弹坏了也不心疼。王维上次听她抚琴,觉得她已经能弹出曲调来了,便去物色了这么一把琴准备赠她。
嵩山有不少高人隐居其中,不仅有佛道两教的名士,还有不少技艺高超的名匠。他常用的琴就是在嵩山一位老琴匠处购得的,这次他又过去挑了把新的。
三娘抱过几乎比她自己还沉的琴,入手便喜欢得不得了。她让绕梁帮自己把琴放去书房,引着王维去与贺知章他们小酌两杯。
一整天郭家门外的车马就没断过,看得邻里惊奇不已:这是哪位达官贵人搬过来了?
这事儿也不难打听,隔壁一户姓裴的人家收到郭家派人送过来交好邻里的茶点便讨论起来了。
座中的中年男主人说道:“这郭家是武将出身,来的客人中竟有不少文士。”
女主人约莫四十多岁,气质端方娴雅,一看便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她笑着解释道:“你刚回来,不知晓也正常,听闻郭家出了个小才女,连圣人都屡次夸赞她聪慧伶俐。”
男主人名叫裴荣期,出身河东裴氏,乃是关中郡姓。他妻子乃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女,两人琴瑟和鸣,育有三子二女。
夫妻俩皆是名门之后,讨论了几句后便转开了话题。
裴荣期说道:“子美出游这么久,也该回来考乡贡了。你看他都二十三了,既没成家,也没立业,他耶娘不上心,你这个当姑姑的得多操心操心,写信催他回洛阳。”
杜氏说道:“我省得的,以前便没少写信催他。只是他人在吴越,山长路远,写了信也经常送不到他手上。”
杜氏的侄子名叫杜甫。
杜甫自幼丧母,因着杜父再娶,这孩子三岁便被她接过来抚育,于她而言不是亲儿胜似亲儿。待到杜甫长大成人,说是想出去游历一番,这一去就是五年,先是北上太原,接着又是南下吴越,竟是一点都不想着成家。
简直把杜氏给愁坏了。
当晚杜氏又试着给杜甫写了封信,看能不能托人送到杜甫手上。
游子游子,可真是叫人牵肠挂肚啊!
第59章
三娘既不认得裴家人, 也不认得杜甫,她过完乞巧节便得每天被她八叔骑马带着去蹭课。
接下来几日,郭家乔迁的热闹便传了出去, 说来的客人大多带了书当贺礼,约莫都是郭家那位小才女邀来的。小小年纪便能得那么多人青眼,着实叫人艳羡至极!
不过这件事引起的议论很快降了下去, 因为初十这天薛王李业病故了。
自从薛王李业病倒以后,李隆基也十分忧愁,头发都白了不少,前些天更是直接从梦中惊醒, 表示梦中梦到个能治好弟弟的厉害药方, 极遗憾醒来后没记住。
本来这几天薛王李业从昏昏沉沉的状态中转醒,李隆基还高兴不已地听了许多人的恭维, 说是皇家兄弟情义感天动地, 连老天都为薛王赐下神方。
没想到居然是回光返照,薛王李业终归还是病故了。
这事儿本来与三娘没什么关系, 但她与李俨他们一起读书, 李俨他们因为这事儿停课了,她也没课可上。
不知是不是出于修饰皇家脸面的心理(因为前面李唐宗室闹得有点难看,时不时就闹出点有违人伦的事),李隆基十分注重宣扬自己和几个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早前李隆基已经把病故的岐王追封为惠文太子、申王追封为惠庄太子,如今五王宅中同舟共济过的兄弟又少了一个,他自然又把命朝臣商定薛王的追封。
朝臣们讨论了一番, 最后定下个“惠宣太子”。
到这里,李隆基已经拥有三个已故的“太子”兄弟了, 自是越发珍惜硕果仅存的宁王李宪与同母妹妹玉真公主。
看着长兄与妹妹,李隆基伤怀地慨叹:“只剩我们三个了……”
其实要算李唐宗室的话, 人还是挺多的。由于宗室的爵位是一代代削减的,只有嗣子能够继承王位,其他的只能看运气或者皇帝心情,一般隔了三代就没什么爵位在身,全凭他们自己奋斗了。
顶多是李唐宗室的出身让皇帝对他们多了几分亲切感。
像当今宰相李林甫以及目前管着洛阳这边的河南尹李适之,那都算得上是李唐宗亲来着。
李隆基要表现自己的哀思,上至勋贵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哪都没人敢在这段时间大摆宴席,洛阳城一下子清静下来。
王维在洛阳城中与朋友相聚数日,寻机给张九龄献了首诗,便没再继续逗留,悄无声息地回嵩山去了。
张九龄近来一方面要顾着惠宣太子的葬仪,一方面又得和李适之商讨河南这边的屯田事宜,忙得可谓是脚不沾地。等诸事都尘埃落定,他终于闲了下来,挑拣出文人墨客通过各种方式递给他的诗文翻看起来。
作为当朝宰相,每天都有雪花似的干谒诗文送入他的府邸,能呈到他面前的大多是府中幕客挑选过的。
比如这日摆在最前头的就是王维的诗作。
王维才华高妙,姿仪出众,早前也不过是犯了些许忌讳,不算什么大错。这些年他虽然闲居洛阳或长安两地,但当初却确实在济州老老实实干了几年,也算是有在地方上历练的经验……
张九龄出身不显,手头没多少自己人,看到这么个好苗子也想拉一把。
张九龄记下此人姓名,准备等年底就把名字递上去。
李林甫与他不算友善,他想提拔人还是得找个好时机,不能让李林甫逮着机会给他上眼药。
朝中这些纷纷扰扰,三娘并不知情。她每日读过书,就去认识左邻右里。
大唐各坊也并不是家家户户都高楼林立,本坊便有卖饼的、卖肉的、卖果脯的,足不出坊便能满足所有生活需求。
三娘溜达到别人铺子里,别人邀她尝点果脯,她就尝了下,尝完还给别人提意见。关键是她敢说,店家还真敢听,自己也拿起块,边琢磨三娘的话边吃,越吃越觉得三娘说得对,当即给三娘送了一大包果脯,比她脸蛋儿还大包。
遇到家卖羯鼓的,三娘又进去转悠一圈,目不转睛地看人家做鼓杖。
“你也喜欢羯鼓?”做鼓的人抬头问她。
“喜欢!”三娘连连点头,“我每天都要练的。”
随着小伙伴们送她的东西越来越多,她每天要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特别忙!不过因为都是她很喜欢的宝贝,所以她每天都玩得津津有味,从来不觉得累。
卖鼓的人说道:“那你鼓杖坏了,可以来找我做。”
三娘听说圣人练鼓,打断了许多鼓杖,她想到练到现在都没练坏半根,登时有些赧然。她有些郁闷地说道:“我鼓杖还没有坏过。”
卖鼓的人乐道:“你才这么小,力气肯定也小,当然打不坏。慢慢来,有需要再找我。”
三娘不服气,觉得自己力气不小,决定回去加练一番。
她就这样被她八叔或者她祖父带着到处走走停停,遇到有人邀他们进门玩耍他们就过去作客,短短小半个月便把邻里都认识了个遍。
有天三娘跟着她八叔路过隔壁邻居家,忽地瞧见一树枣子高高地越过院墙,上面结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枣子。
三娘顿时不走了,要她八叔把她抱起来,一边昂起脑袋想看清楚点,一边和她八叔讨论道:“我也想在家里种枣子,你看它能结这么多!吃不完的话,能做枣糕!”
一般长辈可能觉得在别人院墙外讨论别人家果子不太好,但郭幼明才十五岁,算起来还是个半大少年。他听后点着头说道:“还可以种点樱桃树,樱桃树也能结满树,吃不完拿来做樱桃酥山。”
叔侄俩正讨论着,就听身后传来“噗嗤”一声闷笑。
叔侄俩一起转过头去,却见那是一对年纪相差不算特别大、长得也有些相似的兄妹,哥哥约莫十六七岁,妹妹约莫十三四岁,刚才那声笑应当是少女发出来的。
那对兄妹也是在叔侄俩转过头来,才赫然发现郭幼明长着张相当俊秀的脸蛋,而他抱着的三娘瞧着更是颗粉嫩可爱的小团子。
光看皮相的话,还真是一看就让人心生好感。
兄妹俩便邀他们得空过府玩耍,这几天就有不少枣子陆续熟了,正好可以吃个新鲜。
原来他们就是隔壁裴家的人,哥哥叫裴朝牧,妹妹叫裴朝秀。
最开始搬过来那几天三娘还要去上课,错过了和邻居交朋友的重要机会,这会儿受到对方邀请后自然跃跃欲试。
有外人在,三娘便不让她八叔抱了,挣扎着下了地,积极地跟着裴家兄妹俩去人家家里摘枣子吃。
在感受到裴家兄妹俩的善意后,三娘甚至试图掌握新技能——上树摘枣!
作为一个武官之家培养出来的小娃娃,最不缺的就是胆子,何况还有她八叔在底下等着接应,她得了那位裴家姐姐的许可后二话不说就爬了上去,顺利吃上了现摘的枣子。
裴家也不是拘礼的人家,裴家兄妹俩小时候关起门来也是上树好手,只是他们年纪都不小了,现在不能再这么干了。
她们瞧见三娘在树上从这边爬到那边,兴冲冲拿她八叔递上来的长竹杆敲下不少圆溜溜的胖枣子,不由也想起了年少时光。
等三娘依依不舍地从枣树上下来,裴朝秀接过她献宝似的地跑过来拿给自己的枣子,笑着说道:“我们表哥也最喜欢这棵枣树,一天能上去好几遍,一入秋就天天摘枣子分给我们吃。”
听裴朝秀介绍她表哥的丰功伟绩,三娘立刻来了兴趣:“你表哥也住这里吗?”
她一副想和人家表哥讨论上树技巧的跃跃欲试模样。
裴朝秀道:“小时候我们是住一起的,不过这几年他到外面游历去了。”
“游历!”三娘听了分外感兴趣,“都去什么地方?好玩吗?”
裴朝秀本来就是个爱说话的人,碰上三娘这个爱发问的,话就更多了,兴致勃勃地把她从家书里读来的吴越风光与吴越民俗都讲了遍。
不知不觉竟讲到了饭点。
郭幼明这么大个人自然不好留在别人家吃饭,便带着三娘起身道别。
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隔壁这位小娘子想偷拐他侄女。
郭幼明一手揣起很有些舍不得漂亮姐姐的宝贝侄女,一手揣起裴朝牧叫人摘下来的一竹筐枣子,赶紧溜了。
三娘觉得她八叔夹起她就跑的行为叫她很没面子,一路上都气鼓鼓的。
可到家以后她没空生气了,她哒哒哒地跑去找她祖母,把郭幼明扛回来的枣子拿给二老尝鲜,还给她祖母重点介绍她们的好邻居:“他们家这棵枣子可甜可甜了!”
郭家祖母无奈地说道:“哪有你们这样到别人家里连吃带拿的?”
三娘道:“等我们把枣树、梨树、杏树、桃树、石榴树、李子树、樱桃树都给种上,也邀她们过来作客!”
郭家祖母无奈地说道:“你是要把家里变成果园吗?你看这宅子把你说的都种上,哪里还能走得动路?”
三娘不由苦恼起来。
哪种她都不想放弃!
郭家祖父说道:“不是还有庄子吗?嵩山那边什么都能种,你爱吃啥我们就种啥,再种上一片寒瓜、甜瓜之类的,到时候夏天有吃不完的瓜。”
三娘双眼熠熠发亮:“还要葡萄,我们种一架子葡萄,吃不完可以酿酒!”
郭家祖父统统应下。
三娘一想到自己马上能有满园瓜果,开心得都有点睡不着觉了,当场表示要写信告诉她阿娘这个好消息,并且力邀她阿娘快些过来东都玩耍。
郭家祖母:“……”
这一家子人哟,小的不靠谱也就罢了,老的也不靠谱!
你哪怕现在就种下去,啥时候才能结果子?啥时候才能邀人家去玩儿?
确实得让二郎家媳妇早些过来了,人情往来方面靠他们这些家伙根本不行!
第60章
三娘平时学琴用的是便宜的新手琴,弹坏了也不心疼。王维上次听她抚琴,觉得她已经能弹出曲调来了,便去物色了这么一把琴准备赠她。
嵩山有不少高人隐居其中,不仅有佛道两教的名士,还有不少技艺高超的名匠。他常用的琴就是在嵩山一位老琴匠处购得的,这次他又过去挑了把新的。
三娘抱过几乎比她自己还沉的琴,入手便喜欢得不得了。她让绕梁帮自己把琴放去书房,引着王维去与贺知章他们小酌两杯。
一整天郭家门外的车马就没断过,看得邻里惊奇不已:这是哪位达官贵人搬过来了?
这事儿也不难打听,隔壁一户姓裴的人家收到郭家派人送过来交好邻里的茶点便讨论起来了。
座中的中年男主人说道:“这郭家是武将出身,来的客人中竟有不少文士。”
女主人约莫四十多岁,气质端方娴雅,一看便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她笑着解释道:“你刚回来,不知晓也正常,听闻郭家出了个小才女,连圣人都屡次夸赞她聪慧伶俐。”
男主人名叫裴荣期,出身河东裴氏,乃是关中郡姓。他妻子乃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女,两人琴瑟和鸣,育有三子二女。
夫妻俩皆是名门之后,讨论了几句后便转开了话题。
裴荣期说道:“子美出游这么久,也该回来考乡贡了。你看他都二十三了,既没成家,也没立业,他耶娘不上心,你这个当姑姑的得多操心操心,写信催他回洛阳。”
杜氏说道:“我省得的,以前便没少写信催他。只是他人在吴越,山长路远,写了信也经常送不到他手上。”
杜氏的侄子名叫杜甫。
杜甫自幼丧母,因着杜父再娶,这孩子三岁便被她接过来抚育,于她而言不是亲儿胜似亲儿。待到杜甫长大成人,说是想出去游历一番,这一去就是五年,先是北上太原,接着又是南下吴越,竟是一点都不想着成家。
简直把杜氏给愁坏了。
当晚杜氏又试着给杜甫写了封信,看能不能托人送到杜甫手上。
游子游子,可真是叫人牵肠挂肚啊!
第59章
三娘既不认得裴家人, 也不认得杜甫,她过完乞巧节便得每天被她八叔骑马带着去蹭课。
接下来几日,郭家乔迁的热闹便传了出去, 说来的客人大多带了书当贺礼,约莫都是郭家那位小才女邀来的。小小年纪便能得那么多人青眼,着实叫人艳羡至极!
不过这件事引起的议论很快降了下去, 因为初十这天薛王李业病故了。
自从薛王李业病倒以后,李隆基也十分忧愁,头发都白了不少,前些天更是直接从梦中惊醒, 表示梦中梦到个能治好弟弟的厉害药方, 极遗憾醒来后没记住。
本来这几天薛王李业从昏昏沉沉的状态中转醒,李隆基还高兴不已地听了许多人的恭维, 说是皇家兄弟情义感天动地, 连老天都为薛王赐下神方。
没想到居然是回光返照,薛王李业终归还是病故了。
这事儿本来与三娘没什么关系, 但她与李俨他们一起读书, 李俨他们因为这事儿停课了,她也没课可上。
不知是不是出于修饰皇家脸面的心理(因为前面李唐宗室闹得有点难看,时不时就闹出点有违人伦的事),李隆基十分注重宣扬自己和几个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早前李隆基已经把病故的岐王追封为惠文太子、申王追封为惠庄太子,如今五王宅中同舟共济过的兄弟又少了一个,他自然又把命朝臣商定薛王的追封。
朝臣们讨论了一番, 最后定下个“惠宣太子”。
到这里,李隆基已经拥有三个已故的“太子”兄弟了, 自是越发珍惜硕果仅存的宁王李宪与同母妹妹玉真公主。
看着长兄与妹妹,李隆基伤怀地慨叹:“只剩我们三个了……”
其实要算李唐宗室的话, 人还是挺多的。由于宗室的爵位是一代代削减的,只有嗣子能够继承王位,其他的只能看运气或者皇帝心情,一般隔了三代就没什么爵位在身,全凭他们自己奋斗了。
顶多是李唐宗室的出身让皇帝对他们多了几分亲切感。
像当今宰相李林甫以及目前管着洛阳这边的河南尹李适之,那都算得上是李唐宗亲来着。
李隆基要表现自己的哀思,上至勋贵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哪都没人敢在这段时间大摆宴席,洛阳城一下子清静下来。
王维在洛阳城中与朋友相聚数日,寻机给张九龄献了首诗,便没再继续逗留,悄无声息地回嵩山去了。
张九龄近来一方面要顾着惠宣太子的葬仪,一方面又得和李适之商讨河南这边的屯田事宜,忙得可谓是脚不沾地。等诸事都尘埃落定,他终于闲了下来,挑拣出文人墨客通过各种方式递给他的诗文翻看起来。
作为当朝宰相,每天都有雪花似的干谒诗文送入他的府邸,能呈到他面前的大多是府中幕客挑选过的。
比如这日摆在最前头的就是王维的诗作。
王维才华高妙,姿仪出众,早前也不过是犯了些许忌讳,不算什么大错。这些年他虽然闲居洛阳或长安两地,但当初却确实在济州老老实实干了几年,也算是有在地方上历练的经验……
张九龄出身不显,手头没多少自己人,看到这么个好苗子也想拉一把。
张九龄记下此人姓名,准备等年底就把名字递上去。
李林甫与他不算友善,他想提拔人还是得找个好时机,不能让李林甫逮着机会给他上眼药。
朝中这些纷纷扰扰,三娘并不知情。她每日读过书,就去认识左邻右里。
大唐各坊也并不是家家户户都高楼林立,本坊便有卖饼的、卖肉的、卖果脯的,足不出坊便能满足所有生活需求。
三娘溜达到别人铺子里,别人邀她尝点果脯,她就尝了下,尝完还给别人提意见。关键是她敢说,店家还真敢听,自己也拿起块,边琢磨三娘的话边吃,越吃越觉得三娘说得对,当即给三娘送了一大包果脯,比她脸蛋儿还大包。
遇到家卖羯鼓的,三娘又进去转悠一圈,目不转睛地看人家做鼓杖。
“你也喜欢羯鼓?”做鼓的人抬头问她。
“喜欢!”三娘连连点头,“我每天都要练的。”
随着小伙伴们送她的东西越来越多,她每天要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特别忙!不过因为都是她很喜欢的宝贝,所以她每天都玩得津津有味,从来不觉得累。
卖鼓的人说道:“那你鼓杖坏了,可以来找我做。”
三娘听说圣人练鼓,打断了许多鼓杖,她想到练到现在都没练坏半根,登时有些赧然。她有些郁闷地说道:“我鼓杖还没有坏过。”
卖鼓的人乐道:“你才这么小,力气肯定也小,当然打不坏。慢慢来,有需要再找我。”
三娘不服气,觉得自己力气不小,决定回去加练一番。
她就这样被她八叔或者她祖父带着到处走走停停,遇到有人邀他们进门玩耍他们就过去作客,短短小半个月便把邻里都认识了个遍。
有天三娘跟着她八叔路过隔壁邻居家,忽地瞧见一树枣子高高地越过院墙,上面结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枣子。
三娘顿时不走了,要她八叔把她抱起来,一边昂起脑袋想看清楚点,一边和她八叔讨论道:“我也想在家里种枣子,你看它能结这么多!吃不完的话,能做枣糕!”
一般长辈可能觉得在别人院墙外讨论别人家果子不太好,但郭幼明才十五岁,算起来还是个半大少年。他听后点着头说道:“还可以种点樱桃树,樱桃树也能结满树,吃不完拿来做樱桃酥山。”
叔侄俩正讨论着,就听身后传来“噗嗤”一声闷笑。
叔侄俩一起转过头去,却见那是一对年纪相差不算特别大、长得也有些相似的兄妹,哥哥约莫十六七岁,妹妹约莫十三四岁,刚才那声笑应当是少女发出来的。
那对兄妹也是在叔侄俩转过头来,才赫然发现郭幼明长着张相当俊秀的脸蛋,而他抱着的三娘瞧着更是颗粉嫩可爱的小团子。
光看皮相的话,还真是一看就让人心生好感。
兄妹俩便邀他们得空过府玩耍,这几天就有不少枣子陆续熟了,正好可以吃个新鲜。
原来他们就是隔壁裴家的人,哥哥叫裴朝牧,妹妹叫裴朝秀。
最开始搬过来那几天三娘还要去上课,错过了和邻居交朋友的重要机会,这会儿受到对方邀请后自然跃跃欲试。
有外人在,三娘便不让她八叔抱了,挣扎着下了地,积极地跟着裴家兄妹俩去人家家里摘枣子吃。
在感受到裴家兄妹俩的善意后,三娘甚至试图掌握新技能——上树摘枣!
作为一个武官之家培养出来的小娃娃,最不缺的就是胆子,何况还有她八叔在底下等着接应,她得了那位裴家姐姐的许可后二话不说就爬了上去,顺利吃上了现摘的枣子。
裴家也不是拘礼的人家,裴家兄妹俩小时候关起门来也是上树好手,只是他们年纪都不小了,现在不能再这么干了。
她们瞧见三娘在树上从这边爬到那边,兴冲冲拿她八叔递上来的长竹杆敲下不少圆溜溜的胖枣子,不由也想起了年少时光。
等三娘依依不舍地从枣树上下来,裴朝秀接过她献宝似的地跑过来拿给自己的枣子,笑着说道:“我们表哥也最喜欢这棵枣树,一天能上去好几遍,一入秋就天天摘枣子分给我们吃。”
听裴朝秀介绍她表哥的丰功伟绩,三娘立刻来了兴趣:“你表哥也住这里吗?”
她一副想和人家表哥讨论上树技巧的跃跃欲试模样。
裴朝秀道:“小时候我们是住一起的,不过这几年他到外面游历去了。”
“游历!”三娘听了分外感兴趣,“都去什么地方?好玩吗?”
裴朝秀本来就是个爱说话的人,碰上三娘这个爱发问的,话就更多了,兴致勃勃地把她从家书里读来的吴越风光与吴越民俗都讲了遍。
不知不觉竟讲到了饭点。
郭幼明这么大个人自然不好留在别人家吃饭,便带着三娘起身道别。
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隔壁这位小娘子想偷拐他侄女。
郭幼明一手揣起很有些舍不得漂亮姐姐的宝贝侄女,一手揣起裴朝牧叫人摘下来的一竹筐枣子,赶紧溜了。
三娘觉得她八叔夹起她就跑的行为叫她很没面子,一路上都气鼓鼓的。
可到家以后她没空生气了,她哒哒哒地跑去找她祖母,把郭幼明扛回来的枣子拿给二老尝鲜,还给她祖母重点介绍她们的好邻居:“他们家这棵枣子可甜可甜了!”
郭家祖母无奈地说道:“哪有你们这样到别人家里连吃带拿的?”
三娘道:“等我们把枣树、梨树、杏树、桃树、石榴树、李子树、樱桃树都给种上,也邀她们过来作客!”
郭家祖母无奈地说道:“你是要把家里变成果园吗?你看这宅子把你说的都种上,哪里还能走得动路?”
三娘不由苦恼起来。
哪种她都不想放弃!
郭家祖父说道:“不是还有庄子吗?嵩山那边什么都能种,你爱吃啥我们就种啥,再种上一片寒瓜、甜瓜之类的,到时候夏天有吃不完的瓜。”
三娘双眼熠熠发亮:“还要葡萄,我们种一架子葡萄,吃不完可以酿酒!”
郭家祖父统统应下。
三娘一想到自己马上能有满园瓜果,开心得都有点睡不着觉了,当场表示要写信告诉她阿娘这个好消息,并且力邀她阿娘快些过来东都玩耍。
郭家祖母:“……”
这一家子人哟,小的不靠谱也就罢了,老的也不靠谱!
你哪怕现在就种下去,啥时候才能结果子?啥时候才能邀人家去玩儿?
确实得让二郎家媳妇早些过来了,人情往来方面靠他们这些家伙根本不行!
第6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