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扬了吧(重生) 第185节
“陛下,还要让各道尽快上贺表,朝中百官极力呈请陛下早日登基……”
皇帝不愿及早登基是碍于孝贤,百官为了江山社稷,一定要一催再催,要有事不可逆、非卿不可的急迫感。
季青珣嘱咐完一大堆事,李持月都记下了,才转身离开。
她定定看着季青珣离去的背影。
从感明寺之后,李持月就没有了想杀他的念头,可是现在那念头又有些冒出头来。
其实她能感觉到,季青珣不会再觊觎帝位。
只是时不时又会拷问自己,都死过一回了,为何要这么天真?可是赶又赶不走他,真跟硌在心里的一颗石头差不多。
很快她就没时间那么多了。
李持月这一天简直是忙疯了,她在重复着从前季青珣做过的事,在御书房里见了一群又一群的朝臣,跟礼部安排起阿兄的丧事,其余几部还有政事堆积,都要请她拿主意。
积压的政事太多,李持月又还不甚了解,当然不能轻易批改,只能一个个问清楚,其中还涉及太子党官员负责的案子,为一本折子打了机锋无数,所以进度极慢。
季青珣请见时,李持月又送走了一位官员,正在伏案。
“臣大理寺少卿季青珣,参见陛下。”他跪在织金地毯上。
李持月从白日进宫,一直到现在,连衣裳都还没来得及换,见他来了,难道送下了笔,问道:“如何?”
季青珣道:“废太子已死,是自己冲出大牢,死在长枪之下,如今尸身就停在东宫,陛下可要去看看?”
李持月想去看一眼,但眼前政务脱不开身。
“明日再说罢。”
“是。”
季青珣也不告退,抬起头看她:“陛下,您还未让臣平身呢?”
李持月不受他勾搭,“朕没空理你,能待就待,不待就滚。”
季青珣自己站起来了,坐到一边,“陛下昨夜就没睡好,今夜难道又要彻夜不眠?臣先伺候陛下睡下好不好?”
秋祝和解意在一边瞪眼,那是他们的活计。
李持月哪里不知道自己早已困乏,但是眼前还没有处置好几件事,她根本没有休息的心思,“你没事就下去,别烦。”
季青珣当然不走,而且想把御书房里多余的人赶出去也简单。
他暗示道:“所有的事臣都知道,若陛下不知,又担心百官欺瞒,可以问臣。”
李持月看着眼前堆积的奏章,反应了过来,这些都是季青珣曾经面对过的事,他比自己清楚太多了。
季青珣压低了声音:“臣当初也焦头烂额,陛下不必太过心急,别被那些官员拿捏住了。”
李持月确实有事要请教季青珣:“秋祝解意,你先下去吧。”
二人对视一眼,退了出去。
季青珣看着大殿的门被关上,起身走过来,迫不及待地把李持月压在后面的书架上,入情地亲吻起了她。
他可以跪在她面前奴颜婢膝,但也是要回报的。
李持月不高兴,掐住他的下巴:“大胆,朕现在是皇帝,不许忤逆!”
季青珣委屈道:“先前中了药,对臣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一朝好了,臣费的那些力气就都不作数了,翻脸不认人,陛下就是如此驭下的?”
“只对你如此。”
“那臣只能自己讨点甜头了。”
他抱着人转身坐在椅子上,圈紧了细腰,将她后颈压下屈就自己,腻耳的嗞哒声在御书房响起,唇舌以万般姿态柔缠在一起。
等亲够了季青珣才肯放开她。
李持月擦着嘴站了起来,将一本奏折扔在他脸上:“工部尚书说南边的几艘要下南洋的海船正等着付船工银子,造价总二百万两,朝廷眼下只付了三十万两,可有此事?”
季青珣说得干脆:“他原是太子的人,眼下还料不清局势使绊子,实在愚蠢,造船的银子价报高了,而且所谓的海船根本没有作战之能,那些银子直接抄了他家还有当地督工官员的家就有了。”
之后李持月又问了几件事,季青珣均对答如流,他确实无所不知,她未尽信,但是从季青珣的回答和官员的回答中,也发现了下面的人回话的许多猫腻。
之后李持月没再说话,认真地看起奏章来,季青珣就站在一旁守着她,等她何时再唤自己。
秋祝进来将蜡烛续上的时候,李持月才放下奏章,按住了眉心。
季青珣过来帮她揉肩:“做了皇帝,你似乎不开心?”
李持月头也不抬:“当初你开心吗?”
“不开心,我只以为是理所当然要为宇文家做那些事,可你与我不一样,阿萝,你是自己做主选的,为什么不开心?”
李持月未答话。
“是因为先帝吗?”季青珣一语中的。
李持月垂下眼眸,说道:“是,我猜到阿兄可能会死,我只是装个要救他的样子,其实心底觉得,死了也省事。”
这话一直憋在她心里,在季青珣面前,她才袒露了自己的卑劣。
“人各有命,没有谁一定要保证身边的人能活到什么时候,当初在东畿道你不会怪先帝没有及时派出援兵,今日先帝驾崩,他首要怪罪的应当是杀他的凶手,然后是自己疏忽轻信废太子,而不是怪你没有及时出现。”
李持月听进去了,无声叹了一口气。
“好了,朕还有许多事做,不能浪费时间了。”
批改奏折真是一件耗费心神的事,可即便再苦,李持月都坚持自己亲力亲为,绝不假手于季青珣。
她要做皇帝,这种事早晚都要习惯的,也迟早,她要做得比季青珣还要好。
新换上的蜡烛渐渐变短,天也已经亮了。
李持月将紧要的奏折批完,仰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季青珣在秋祝的注视下,将她抱到了另一边的软榻上躺好,盖上了被子,然后才走了出去。
他去见了敬大夫。
敬大夫也没答应要不要收闻泠为徒,只说先看她资质。
他更在意季青珣的事:“你和公主……那丫头如今怎样了?”
季青珣眼神有些许落寞:“她……并不信任我。”
对此季青珣并无怨怪,只是失落。
敬大夫说道:“我有一个主意,虽不能让你们如胶似漆,但至少不必再互相堤防。”
“什么主意?”
他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三个字。
季青珣仔细琢磨,觉得此法可行,问道:“你如今手上可有?”
第114章
李持月并没有睡多久, 将将一个时辰就惊醒了。
看到御书房熟悉的漆梁。
这间御书房是从前阿娘最常待的,两个阿兄论及勤政都不如阿娘,她小时候想阿娘了, 经常来这儿就能找到她。
阿娘过世之后,她踏进这里的次数寥寥可数, 也没仔细打量过。
这儿怕是要成她以后常待的地方了,因为她已经坐上帝位。
而且比她想象中少了很多惊险和血腥。
起初是季青珣设局, 接着是她设计李牧澜自取灭亡, 最后闻泠竟给了她意外之喜。
归根结底,是人才带来的巨大惊喜,才让她昨日非同寻常地顺利。
李持月一醒过来,脑子还不清明,就想着朝野人事, 脑子被塞得满满的, 想不到其他的事情。
“陛下做噩梦了吗?”解意凑了上来,将李持月额上的汗擦去。
李持月摇头:“没事。”
只是梦到自己失败了, 闯出大牢,撞到了狱卒的枪尖上, 才骤然清醒。
梦外的失败者已经是死了, 在两日之前,所有人都以为李牧澜才是坐上龙椅那个。
是非成败转头空, 有了李牧澜这个前车之鉴,李持月不得不谨慎。
解意心疼李持月才睡了一个时辰,说道:“陛下,离大朝会还远, 再睡一会儿吧。”
李持月还是摇头,起身洗漱过后, 换了一身孝衣,下意识问:“季青珣呢?”
“少卿回大理寺了,大朝会中应能见到。”
解意实在不懂李持月现在对季青珣是什么心思,但陛下问,他就答。
“嗯。”她点了点头,出了御书房,登上御辇。
一路行过,所有人见到明黄的倚仗都要跪下。
安放阿兄尸身的金棺放在安华殿中,灵堂已经设好了,皇寺的高僧已经来诵经了,她过去看过阿兄的棺椁,上了一炷香。
他们是亲生的兄妹,即使生在皇家,也情谊深厚,就算季青珣劝解过她,李持月仍不能不为自己的私心而对他感到愧疚。
“对不起,三娘来晚了,”她看着阿兄的面容,“我回来,还没好好跟你说说话,阿爹阿娘、你和大兄都走了,只剩三娘一个人了……”
一日忙碌让她忘记了伤感,现在看到阿兄的尸身,悲痛才慢慢涌现。
她不是公主了,不再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往后头无片瓦,而是要去做万千生民的遮蔽。
没有家人的孤独开始往心里钻,她只能扶着棺椁,忍住涌出的眼泪。
昨日的心狠是真的,今天的伤心也是。
李持月并没有在安华殿待太久,离大朝会还有些时辰,她又是去了一趟东宫,看一眼李牧澜的尸身。
确实死了,这尸体做不得假。
太子妃也已经殉情,还带走了不过两岁的信儿,一家子的尸身并排摆着,只有丧子的良娣,真的心疼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哭得肝肠寸断。
李持月记得闻泠说过,太子妃借太孙的手,给阿兄下了毒,以图阿兄无知无觉地死掉,好让太子继位,紫宸殿那些布偶就是罪证,此举又给东宫添了一重罪过。
皇帝不愿及早登基是碍于孝贤,百官为了江山社稷,一定要一催再催,要有事不可逆、非卿不可的急迫感。
季青珣嘱咐完一大堆事,李持月都记下了,才转身离开。
她定定看着季青珣离去的背影。
从感明寺之后,李持月就没有了想杀他的念头,可是现在那念头又有些冒出头来。
其实她能感觉到,季青珣不会再觊觎帝位。
只是时不时又会拷问自己,都死过一回了,为何要这么天真?可是赶又赶不走他,真跟硌在心里的一颗石头差不多。
很快她就没时间那么多了。
李持月这一天简直是忙疯了,她在重复着从前季青珣做过的事,在御书房里见了一群又一群的朝臣,跟礼部安排起阿兄的丧事,其余几部还有政事堆积,都要请她拿主意。
积压的政事太多,李持月又还不甚了解,当然不能轻易批改,只能一个个问清楚,其中还涉及太子党官员负责的案子,为一本折子打了机锋无数,所以进度极慢。
季青珣请见时,李持月又送走了一位官员,正在伏案。
“臣大理寺少卿季青珣,参见陛下。”他跪在织金地毯上。
李持月从白日进宫,一直到现在,连衣裳都还没来得及换,见他来了,难道送下了笔,问道:“如何?”
季青珣道:“废太子已死,是自己冲出大牢,死在长枪之下,如今尸身就停在东宫,陛下可要去看看?”
李持月想去看一眼,但眼前政务脱不开身。
“明日再说罢。”
“是。”
季青珣也不告退,抬起头看她:“陛下,您还未让臣平身呢?”
李持月不受他勾搭,“朕没空理你,能待就待,不待就滚。”
季青珣自己站起来了,坐到一边,“陛下昨夜就没睡好,今夜难道又要彻夜不眠?臣先伺候陛下睡下好不好?”
秋祝和解意在一边瞪眼,那是他们的活计。
李持月哪里不知道自己早已困乏,但是眼前还没有处置好几件事,她根本没有休息的心思,“你没事就下去,别烦。”
季青珣当然不走,而且想把御书房里多余的人赶出去也简单。
他暗示道:“所有的事臣都知道,若陛下不知,又担心百官欺瞒,可以问臣。”
李持月看着眼前堆积的奏章,反应了过来,这些都是季青珣曾经面对过的事,他比自己清楚太多了。
季青珣压低了声音:“臣当初也焦头烂额,陛下不必太过心急,别被那些官员拿捏住了。”
李持月确实有事要请教季青珣:“秋祝解意,你先下去吧。”
二人对视一眼,退了出去。
季青珣看着大殿的门被关上,起身走过来,迫不及待地把李持月压在后面的书架上,入情地亲吻起了她。
他可以跪在她面前奴颜婢膝,但也是要回报的。
李持月不高兴,掐住他的下巴:“大胆,朕现在是皇帝,不许忤逆!”
季青珣委屈道:“先前中了药,对臣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一朝好了,臣费的那些力气就都不作数了,翻脸不认人,陛下就是如此驭下的?”
“只对你如此。”
“那臣只能自己讨点甜头了。”
他抱着人转身坐在椅子上,圈紧了细腰,将她后颈压下屈就自己,腻耳的嗞哒声在御书房响起,唇舌以万般姿态柔缠在一起。
等亲够了季青珣才肯放开她。
李持月擦着嘴站了起来,将一本奏折扔在他脸上:“工部尚书说南边的几艘要下南洋的海船正等着付船工银子,造价总二百万两,朝廷眼下只付了三十万两,可有此事?”
季青珣说得干脆:“他原是太子的人,眼下还料不清局势使绊子,实在愚蠢,造船的银子价报高了,而且所谓的海船根本没有作战之能,那些银子直接抄了他家还有当地督工官员的家就有了。”
之后李持月又问了几件事,季青珣均对答如流,他确实无所不知,她未尽信,但是从季青珣的回答和官员的回答中,也发现了下面的人回话的许多猫腻。
之后李持月没再说话,认真地看起奏章来,季青珣就站在一旁守着她,等她何时再唤自己。
秋祝进来将蜡烛续上的时候,李持月才放下奏章,按住了眉心。
季青珣过来帮她揉肩:“做了皇帝,你似乎不开心?”
李持月头也不抬:“当初你开心吗?”
“不开心,我只以为是理所当然要为宇文家做那些事,可你与我不一样,阿萝,你是自己做主选的,为什么不开心?”
李持月未答话。
“是因为先帝吗?”季青珣一语中的。
李持月垂下眼眸,说道:“是,我猜到阿兄可能会死,我只是装个要救他的样子,其实心底觉得,死了也省事。”
这话一直憋在她心里,在季青珣面前,她才袒露了自己的卑劣。
“人各有命,没有谁一定要保证身边的人能活到什么时候,当初在东畿道你不会怪先帝没有及时派出援兵,今日先帝驾崩,他首要怪罪的应当是杀他的凶手,然后是自己疏忽轻信废太子,而不是怪你没有及时出现。”
李持月听进去了,无声叹了一口气。
“好了,朕还有许多事做,不能浪费时间了。”
批改奏折真是一件耗费心神的事,可即便再苦,李持月都坚持自己亲力亲为,绝不假手于季青珣。
她要做皇帝,这种事早晚都要习惯的,也迟早,她要做得比季青珣还要好。
新换上的蜡烛渐渐变短,天也已经亮了。
李持月将紧要的奏折批完,仰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季青珣在秋祝的注视下,将她抱到了另一边的软榻上躺好,盖上了被子,然后才走了出去。
他去见了敬大夫。
敬大夫也没答应要不要收闻泠为徒,只说先看她资质。
他更在意季青珣的事:“你和公主……那丫头如今怎样了?”
季青珣眼神有些许落寞:“她……并不信任我。”
对此季青珣并无怨怪,只是失落。
敬大夫说道:“我有一个主意,虽不能让你们如胶似漆,但至少不必再互相堤防。”
“什么主意?”
他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三个字。
季青珣仔细琢磨,觉得此法可行,问道:“你如今手上可有?”
第114章
李持月并没有睡多久, 将将一个时辰就惊醒了。
看到御书房熟悉的漆梁。
这间御书房是从前阿娘最常待的,两个阿兄论及勤政都不如阿娘,她小时候想阿娘了, 经常来这儿就能找到她。
阿娘过世之后,她踏进这里的次数寥寥可数, 也没仔细打量过。
这儿怕是要成她以后常待的地方了,因为她已经坐上帝位。
而且比她想象中少了很多惊险和血腥。
起初是季青珣设局, 接着是她设计李牧澜自取灭亡, 最后闻泠竟给了她意外之喜。
归根结底,是人才带来的巨大惊喜,才让她昨日非同寻常地顺利。
李持月一醒过来,脑子还不清明,就想着朝野人事, 脑子被塞得满满的, 想不到其他的事情。
“陛下做噩梦了吗?”解意凑了上来,将李持月额上的汗擦去。
李持月摇头:“没事。”
只是梦到自己失败了, 闯出大牢,撞到了狱卒的枪尖上, 才骤然清醒。
梦外的失败者已经是死了, 在两日之前,所有人都以为李牧澜才是坐上龙椅那个。
是非成败转头空, 有了李牧澜这个前车之鉴,李持月不得不谨慎。
解意心疼李持月才睡了一个时辰,说道:“陛下,离大朝会还远, 再睡一会儿吧。”
李持月还是摇头,起身洗漱过后, 换了一身孝衣,下意识问:“季青珣呢?”
“少卿回大理寺了,大朝会中应能见到。”
解意实在不懂李持月现在对季青珣是什么心思,但陛下问,他就答。
“嗯。”她点了点头,出了御书房,登上御辇。
一路行过,所有人见到明黄的倚仗都要跪下。
安放阿兄尸身的金棺放在安华殿中,灵堂已经设好了,皇寺的高僧已经来诵经了,她过去看过阿兄的棺椁,上了一炷香。
他们是亲生的兄妹,即使生在皇家,也情谊深厚,就算季青珣劝解过她,李持月仍不能不为自己的私心而对他感到愧疚。
“对不起,三娘来晚了,”她看着阿兄的面容,“我回来,还没好好跟你说说话,阿爹阿娘、你和大兄都走了,只剩三娘一个人了……”
一日忙碌让她忘记了伤感,现在看到阿兄的尸身,悲痛才慢慢涌现。
她不是公主了,不再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往后头无片瓦,而是要去做万千生民的遮蔽。
没有家人的孤独开始往心里钻,她只能扶着棺椁,忍住涌出的眼泪。
昨日的心狠是真的,今天的伤心也是。
李持月并没有在安华殿待太久,离大朝会还有些时辰,她又是去了一趟东宫,看一眼李牧澜的尸身。
确实死了,这尸体做不得假。
太子妃也已经殉情,还带走了不过两岁的信儿,一家子的尸身并排摆着,只有丧子的良娣,真的心疼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哭得肝肠寸断。
李持月记得闻泠说过,太子妃借太孙的手,给阿兄下了毒,以图阿兄无知无觉地死掉,好让太子继位,紫宸殿那些布偶就是罪证,此举又给东宫添了一重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