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西夏覆灭!
西夏的王宫,跟大宋的皇宫到底有何不同?
赵祯和寇季二人以前没有到过西夏王宫,所以并不知晓。
但当他们脚踩在了西夏王宫门口的时候,才明白了西夏王宫和大宋皇宫有何不同。
单从城墙上判断,西夏王宫的城墙,比起大宋皇宫城墙,低矮了不止一星半点。
至于其他的,赵祯有些不太想评价。
寇季也是如此。
并不是说西夏王宫其他的都比不上大宋皇宫。
而是除了城墙以外,大宋皇宫在其他地方,没有比得上西夏王宫的。
规模上,西夏王宫比大宋皇宫大了近一倍。
宫落群方面,西夏王宫也远比大宋皇宫要多。
奢华程度上,不分高下。
西夏虽然地处北方,但西夏王宫的建造,毫无北方的粗犷,反而多了一些南方才有的园林之景。
“帮李德明营造宫室的是何人?”
赵祯盯着西夏王宫疑问。
寇季思考了一下,道:“据说是前朝工部官员的后人……”
“倒是一个人才,宫室营造的不错,可惜不能为朕所用。”
赵祯叹息了一声,迈步跨过了西夏王宫的大门。
寇季跟随在赵祯身旁,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赵祯之所以由此感叹,不是因为那个帮着李德明营造宫室的人不愿意帮赵祯营造宫室,而是大宋的皇宫不好营造太多宫室,也不好扩建。
无论是营造太多的宫室,还是扩建,都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对。
太祖皇帝赵匡胤在位的时候,觉得大宋的皇宫够用,所以并没有扩建皇宫,也没有大肆的营造太多宫室。
等到太宗皇帝赵光义登基以后,想要扩建皇宫,却因为承担不起拆除皇城外百姓们居住的住所的费用,放弃了这一举动。
他倒是能动用强权,强行驱赶了那些百姓。
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若是这么做了,一定会引起骂声一片。
太宗皇帝赵光义爱惜羽毛,不想听民间的骂声,所以就没有强行驱赶百姓。
真宗皇帝赵恒,曾经也生出过扩建皇宫的心思,但是跟满朝文武商量了一下,被满朝文武给阻止了。
所以大宋皇宫,到现在依然是狭小的。
虽说足够赵祯在里面居住,也足够安置下赵祯的那些嫔妃,但比起其他朝代,大宋的皇宫确实显得有些小。
如今还被西夏王宫给比下去了,赵祯心里自然不舒服。
赵祯和寇季二人,在侍卫的注视下,迈步进了西夏王宫,临近王宫大门处的地方,有许多坑洞。
此前,刘亨和种世衡二人多此攻打西夏王宫,对西夏王宫造成的创伤不小。
刘亨和种世衡二人虽然派人收拾了一番,但仍有一些残破之处,一时半刻的难以修复。
赵祯站在残破的地方,回头对寇季说道:“四哥,朕觉得应该找人好好修缮一番,你以为如何?”
寇季略微一愣,听出了赵祯的画外音,沉吟道:“官家有意将此处定为一处行宫?”
赵祯没有隐瞒,缓缓点头道:“每到夏日,汴京城内就酷暑难耐,朕带着满朝文武到此处避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寇季缓缓点头,“官家既然有此心思,那臣回头就派人修缮一二。”
西夏王宫,远比大宋皇宫要庞大。
如此大的王宫,若是不用,难免有些浪费。
赐下去的话,有些不太可能。
一般的臣子享受不起。
抛去西夏王宫的规模不讲,就单单是王宫里许多只有君王才有资格用的东西,也不是一般臣子享受得起的。
西夏王宫里君王制的东西不少。
全部清除的话,恐怕要将西夏王宫拆了重建。
李德明营造西夏王宫的时候,恐怕耗费了不少钱财。
拆了重建的话,那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将此处定为行宫,恰到好处。
赵祯听到了寇季赞成自己的想法,笑着点点头,迈步前往了西夏王宫正殿。
到了西夏王宫正殿门口,赵祯再次驻足,隔着门,看着正殿内摆放的桌椅,赵祯淡淡的吩咐道:“别人的东西,朕用着不习惯,找人将朕的那一套东西搬进来。”
陈琳闻言,答应了一声,快速的带着宦官去更换正殿内的东西。
倒不是赵祯瞎讲究,而是李德明用的东西,带着浓厚的异域风格,赵祯很快就要在正殿内召见所有有功的将士,需要庄重一些。
陈琳带着人换完了正殿内的东西以后,赵祯才带着寇季,迈步进入到了正殿。
赵祯坐定,寇季在赵祯下首坐下以后,那些个统兵的将领们才缓缓进入到殿中。
为首的种世衡和刘亨二人一起捧着个盒子。
二人进了殿内,施礼过后,将盒子送到了陈琳手里,由陈琳拿着献到了赵祯面前。
赵祯没有多看那盒子一眼,而是对着将领们道:“如今西夏已平,我大宋的疆土,前所未有的广阔。我大宋能有今日,全是将士们拼命厮杀得来的。
朕在战前,曾经许诺过,战后一定会封赏有功的将士。
朕已经去旨给汴京城,召满朝文武到兴庆府觐见。
到时候,朕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封赏尔等,为尔等夸功。
在此之前,朕希望尔等可以恭谨一些,恪尽职守,守着朕交给诸位的疆土,管束好下面的百姓。”
将领们闻言,齐齐躬身道:“喏……”
赵祯继续说道:“朕赏赐给你们的,多是官爵,所以迟一些早一些,不碍事。但将士们的赏赐,却不能拖延。”
赵祯看向了种世衡和刘亨,问道:“你二人是负责纳降的,西夏王宫里的钱财,也是你二人清点的。现在,你们告诉朕,你们从西夏王宫里清点出了多少浮财?”
种世衡和刘亨对视了一眼,一脸苦涩。
刘亨躬身道:“回官家,西夏王宫里的浮财,不到三百万贯……”
赵祯愣了一下,愕然道:“这么少?”
种世衡躬身道:“李德明在战前,将西夏大部分的浮财,都赏给了党项各部的勇士,所以西夏王宫里并没有留下多少浮财。”
赵祯皱眉道:“那攻破了兴庆府以后,可曾查抄那些西夏贵族的府邸?”
刘亨赶忙道:“回官家,已经尽数查抄,查抄到的浮财,超过一千万贯。”
赵祯眉头一松。
心里暗道了一声还好。
赵祯看向了寇季,问道:“此前我大宋兵马征讨西夏各处的时候,缴获到的浮财有多少?”
寇季拱手道:“回官家,大致有八百万贯左右。”
赵祯苦笑了一声,“西夏还真是够穷的。”
寇季摇头笑道:“官家此言差矣,从钱财方面上讲,西夏确实穷。可要是算上了马匹、牛羊的话,那西夏可是一点儿也不穷。”
此次大战,从西夏缴获到的钱财固然少,但是缴获到的牛羊、马匹,数量十分庞大。
将牛羊、马匹全部折合成钱的话,那大宋从西夏缴获到的战利品,确实十分丰厚。
不提那些尚没有统计清楚的牛羊,就单单是马匹,就足足有八十万匹。
其中上等马有十五六万。
中等马、良马,有四十多万匹。
剩下的都是一些劣等马。
马匹的价值,超过了大宋缴获到的钱财。
虽说如此庞大数量的马匹涌入到大宋,马匹的数量会大跌。
但以大宋的需求量,马匹的价格就算会大跌,也跌不到哪儿去。
军中会抽调一批,让大宋马军,变成真正的马军。
西北境内还得留一批,交给那些牧民们去放养。
流入民间的,恐怕都是一些劣等马。
但即便是劣等马,流入到民间,也能帮朝廷换取一大笔钱。
赵祯听到了寇季的话,思量道:“牛羊马匹当成赏赐发放给将士们,将士们恐怕很难感受到朕的隆恩。”
大宋的兵马,多是职业兵。
职业兵自然是一辈子都要在战场上撕杀。
他们可没办法去牧马放羊。
送回去给家里人,等送到了地方,恐怕早就饿死了。
所以赵祯若是将牛羊马匹赐给将士们的话,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便宜了那些个奸商,将士们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实惠。
寇季听到赵祯这话,就知道赵祯要说什么,所以没有言语。
赵祯盯着将领们道:“所以,朕打算将此番占领的土地,分给将士们,让将士们在此安家落户。”
将领们闻言,有些骚动,但是赵祯没有在意他们的骚动,继续说道:“如今我大宋已经征灭了西夏,我大宋的兵马也就不需要屯驻在长城沿线。
朕会将他们调遣到长城外,分别驻守在我们新收复的疆土上。
所以他们的家眷也不适合留在原有的地方。
他们的家眷应该跟着他们一起迁移到我们新收复的疆土上。
此前寇经略在夏州,将土地分发给将士们,将士们立马就将家眷召到了夏州等地。
由此可见,朕的想法是行得通的。”
种世衡在赵祯话音落地以后,迟疑道:“官家,将士们的家眷早已在原有的地方安家落户,迁移到其他地方,恐怕不会适应。
而且西夏之地,多是荒漠,多是草场,没有多少可以耕种的土地。
他们迁移到了此地,难以劳作。
总不可能让他们学着西夏人的样子,在此地放牧吧?”
种世衡此话一出,许多将领都赞同的点着头。
赵祯盯着种世衡道:“朕之所以将土地分给将士们,并且让他们将家眷迁移过来,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朕将土地分给将士们,有三个目的。
其一,是为了厚赐将士们。
其二,是为了让他们安心守土。
其三,是为了让他们的家眷帮着朕,管束这片土地。”
赵祯环视众将领,继续道:“你们都知道,此地民风彪悍,单凭衙门里的官员、小吏,恐怕难以管束此地之民,所以需要迁移一部分人过来,帮着衙门里的官员和小吏牧民。
此地良田虽少,但足以供应给将士们的家眷。
寇经略在河西用的那一套政令,朕也可以用到此处。
有河西的例子在前,此地必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另外一个河西。”
种世衡听到此处,拱手道:“官家既然有重任交给将士们的家眷,臣自然没有意见。”
赵祯满意的点点头道:“很好,那就用此地的土地,赏赐将士们。除了驻京的几支兵马,以及河西的镇西军外,其他各军将士,皆可以用功劳,在此地换取土地。
朕虽然没办法让他们跑马圈地,但一个颗敌人的脑袋,赏赐一百亩地,朕还是赏赐的起的。”
将领们听到了赵祯此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没有一个人开口的。
赵祯此举,不仅仅赏赐了将士们,恐怕也有重编各军将士的打算。
不然他不可能不对各军将士们所要挑选的土地加以约束。
比如,镇国军的将士们,可以在兴庆府挑选土地,兴国军的将士也可以在兴庆府挑选土地。
那么等到土地分配完成以后,他们的家眷就要迁移过来。
到时候镇国军和兴国军一旦被调离兴庆府,那么将士们自然没办法跟随过去。
最大的可能就是留在兴庆府的将士们被编排到一起,归入到坐镇兴庆府的驻军指挥。
赵祯此举究竟是为了削弱他们的兵权,还是说另有目的,将士们也猜不透,所以没有人开口。
寇季在听到了赵祯如此说法以后,脸上有些意外,但是也没有开口。
赵祯见没人开口,就继续道:“当然了,选择留在兴庆府、定州等肥沃的土地上的将士,和选择去贫瘠地方的将士们的待遇,会有所不同。
选择留在兴庆府和定州等肥沃土地上的将士们,必须要等到各级的都头、部头等人挑选完了土地以后,他们才能挑选。
而选择去贫瘠地方的将士们,朕可以适当的给他们加分一些土地。”
西夏境内的土地,有肥有贫,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质量上的不足之处,自然要用数量弥补。
将领们听了赵祯的话以后,依旧默不作声。
赵祯对他们摆了摆手,“你们下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将士们,顺便吩咐火头军,杀猪宰羊,大庆三日,为我大宋征灭西夏贺!”
“喏!”
将领们对赵祯躬身一礼,各怀心思的离开了王宫正殿。
将领们走后,寇季有些按耐不住的开口问道:“官家,您是打算重新编排西北的兵马?”
赵祯笑道:“西北的兵马,你已经编排过一次了,朕何须再次编排?”
寇季疑惑道:“那你……”
不等寇季话说完,赵祯就坦言道:“朕之所以没有给将士们划定地方,就是为了验证四哥之前说过的一件事。”
寇季略微一愣。
赵祯笑道:“四哥之前说过,我大宋的兵制有所缺陷。”
寇季结合着赵祯的说辞,略微思量了一下,道:“官家说的可是将不动,而兵马频频调遣的兵制?”
赵祯缓缓点头,“朕此次随军而行,算是切身的体会到了兵马频繁调动之苦。我大宋为了防备武人,一直推行的是将领待在一地不动,兵马由南到北的调遣。
兵马行军,短则数日,长则一年半载。
我大宋兵马几乎是三年一调,许多地方的兵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到了赶路上了。
如此一来,还有什么时间去操练?
还有什么时间去熟悉地方,熟悉作战的战场?
兵马怎么可能不羸弱?
地方坐镇的将军,对于手下频繁调动的兵马,也难以负起责任。
花大力气训练好了兵马,最终却被调遣到了别人麾下,便宜了别人。
他们怎么可能会花费大力气去训练兵马?
如此一来,我大宋养的百万兵马,跟养了百万闲人有什么区别?
朕有心重振大宋,有心革新,自然不可能看到此类的弊政继续推行下去。
四哥此前讲过,想要改变此弊政,就必须换一个法子,遣将不调动,将动兵不动。
在中原腹地的话,此事有弊端。
兵马长期待在一个地方,必然会被地方豪强腐蚀,成为他们手里为祸乡里的武器。
可在此地不同。
地方已经没有豪强。
地方豪强已经被朕处理了个干净。
没有什么可以勾结的,
所以将动兵不动的法子,朕觉得可以在此地试一试。”
寇季细细的分析着赵祯的话,许久以后开口道:“官家没有给将士们规定分地的地方,也是想看看兵马在被分割安置以后,会不会影响战斗力。
若是不影响的话,那官家所有的后顾之忧,都可以解决。
到时候官家就可以在中原腹地推行这一套?”
赵祯点头笑道:“知我者,四哥也。若是兵马被分割安置以后,还会保持着原有的战斗力。那么朕在推行将动兵不动的法子的时候,就不需要担心兵马勾结地方豪强,为祸乡里。
朕可以让他们长期的待在一个地方,但是每过三五年,朕可以将一个地方的所有兵马,聚拢起来,再分散安置。
在这种情况下,朕再调遣将领入军,震慑所有兵马,不仅可以解决武人拥兵自重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兵马长期逗留到地方,为祸乡里的问题。”
寇季笑问道:“对兵马而言,将领一直是新的,在他们没有摸清楚将领性子前,绝对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对将领而言,兵马一直是新的,三年五载,很难收买全军上下的人心?”
赵祯笑着点头,他就是这么想的。
赵祯笑道:“如此一来,兵马的战斗力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也有足够的时间操练。朕也不需要担心武人拥兵自重。”
寇季接过了赵祯的话茬,道:“更关键的是,将领调遣到哪儿,全凭官家一心。军备军饷的配发,也脱离了将领的掌控。
将领想要喝兵血,恐怕很难了。”
赵祯听到这话,笑容更灿烂了。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寇季算是明白了赵祯所有的意图。
赵祯是想将此地当成一块试验田,在此地施行新政,看看效果。
效果若是好的话,就推行到全国,借此斩除兵制上的许多弊政。
此地是新征之地,情况跟大宋境内其他的地方一点儿也不同,有许多化外之民,所以需要一些不同的政令约束。
赵祯为稳固在此地的统治,推行一些别出心裁的军制,满朝文武一时半刻也不会将它代入到整个大宋朝的军制中。
即便是满朝文武将它代入到了大宋朝的军制当中,只要赵祯不动中原腹地的军制,满朝文武就没办法形成反对的浪潮。
君臣二人凑在一起,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然后一起吃过了一些简单的膳食,吩咐陈琳安排了两座住的宫室,住了进去。
昨夜一夜未睡,今日又忙活了大半日,自然需要歇息一番。
就在君臣二人酣睡的时候。
将领们已经将赵祯要用西夏土地赏赐将士们的消息,告诉给了所有将士们。
将士们知道此事以后,欢欣鼓舞。
寇季在麟州城外、以及夏州等地分地,可把其他地方的将士们羡慕坏了。
如今他们得知了赵祯要给他们分地,数量还不小,一个个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
至于以后一家人可能要居住在此地,将士们一点儿也不在乎。
承蒙朝廷的兵制照顾,他们早已成为了一群没有定居之所的人。
住在哪儿,他们一点儿也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是地。
只要朝廷给分地,就算让他们跟豺狼虎豹住在一起,他们也是万分愿意的。
在他们心里,地比命值钱。
如今朝廷不仅给地,还是数量庞大的地,似乎还有指定他们居所的意思,他们自然高兴的不得了。
若不是赵祯的居所不得擅闯,他们恐怕要集体跑到赵祯所在的地方,一起向赵祯施礼,感谢赵祯的隆恩。
总之,将士们高兴的庆祝了三天。
三天以后。
王凯率领着兵马回到了兴庆府。
定州被王凯攻破,世上自此再无西夏。
唯一遗憾的是,刘奇在攻打定州的时候,身中三箭,不治身亡。
赵祯和寇季二人以前没有到过西夏王宫,所以并不知晓。
但当他们脚踩在了西夏王宫门口的时候,才明白了西夏王宫和大宋皇宫有何不同。
单从城墙上判断,西夏王宫的城墙,比起大宋皇宫城墙,低矮了不止一星半点。
至于其他的,赵祯有些不太想评价。
寇季也是如此。
并不是说西夏王宫其他的都比不上大宋皇宫。
而是除了城墙以外,大宋皇宫在其他地方,没有比得上西夏王宫的。
规模上,西夏王宫比大宋皇宫大了近一倍。
宫落群方面,西夏王宫也远比大宋皇宫要多。
奢华程度上,不分高下。
西夏虽然地处北方,但西夏王宫的建造,毫无北方的粗犷,反而多了一些南方才有的园林之景。
“帮李德明营造宫室的是何人?”
赵祯盯着西夏王宫疑问。
寇季思考了一下,道:“据说是前朝工部官员的后人……”
“倒是一个人才,宫室营造的不错,可惜不能为朕所用。”
赵祯叹息了一声,迈步跨过了西夏王宫的大门。
寇季跟随在赵祯身旁,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赵祯之所以由此感叹,不是因为那个帮着李德明营造宫室的人不愿意帮赵祯营造宫室,而是大宋的皇宫不好营造太多宫室,也不好扩建。
无论是营造太多的宫室,还是扩建,都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对。
太祖皇帝赵匡胤在位的时候,觉得大宋的皇宫够用,所以并没有扩建皇宫,也没有大肆的营造太多宫室。
等到太宗皇帝赵光义登基以后,想要扩建皇宫,却因为承担不起拆除皇城外百姓们居住的住所的费用,放弃了这一举动。
他倒是能动用强权,强行驱赶了那些百姓。
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若是这么做了,一定会引起骂声一片。
太宗皇帝赵光义爱惜羽毛,不想听民间的骂声,所以就没有强行驱赶百姓。
真宗皇帝赵恒,曾经也生出过扩建皇宫的心思,但是跟满朝文武商量了一下,被满朝文武给阻止了。
所以大宋皇宫,到现在依然是狭小的。
虽说足够赵祯在里面居住,也足够安置下赵祯的那些嫔妃,但比起其他朝代,大宋的皇宫确实显得有些小。
如今还被西夏王宫给比下去了,赵祯心里自然不舒服。
赵祯和寇季二人,在侍卫的注视下,迈步进了西夏王宫,临近王宫大门处的地方,有许多坑洞。
此前,刘亨和种世衡二人多此攻打西夏王宫,对西夏王宫造成的创伤不小。
刘亨和种世衡二人虽然派人收拾了一番,但仍有一些残破之处,一时半刻的难以修复。
赵祯站在残破的地方,回头对寇季说道:“四哥,朕觉得应该找人好好修缮一番,你以为如何?”
寇季略微一愣,听出了赵祯的画外音,沉吟道:“官家有意将此处定为一处行宫?”
赵祯没有隐瞒,缓缓点头道:“每到夏日,汴京城内就酷暑难耐,朕带着满朝文武到此处避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寇季缓缓点头,“官家既然有此心思,那臣回头就派人修缮一二。”
西夏王宫,远比大宋皇宫要庞大。
如此大的王宫,若是不用,难免有些浪费。
赐下去的话,有些不太可能。
一般的臣子享受不起。
抛去西夏王宫的规模不讲,就单单是王宫里许多只有君王才有资格用的东西,也不是一般臣子享受得起的。
西夏王宫里君王制的东西不少。
全部清除的话,恐怕要将西夏王宫拆了重建。
李德明营造西夏王宫的时候,恐怕耗费了不少钱财。
拆了重建的话,那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将此处定为行宫,恰到好处。
赵祯听到了寇季赞成自己的想法,笑着点点头,迈步前往了西夏王宫正殿。
到了西夏王宫正殿门口,赵祯再次驻足,隔着门,看着正殿内摆放的桌椅,赵祯淡淡的吩咐道:“别人的东西,朕用着不习惯,找人将朕的那一套东西搬进来。”
陈琳闻言,答应了一声,快速的带着宦官去更换正殿内的东西。
倒不是赵祯瞎讲究,而是李德明用的东西,带着浓厚的异域风格,赵祯很快就要在正殿内召见所有有功的将士,需要庄重一些。
陈琳带着人换完了正殿内的东西以后,赵祯才带着寇季,迈步进入到了正殿。
赵祯坐定,寇季在赵祯下首坐下以后,那些个统兵的将领们才缓缓进入到殿中。
为首的种世衡和刘亨二人一起捧着个盒子。
二人进了殿内,施礼过后,将盒子送到了陈琳手里,由陈琳拿着献到了赵祯面前。
赵祯没有多看那盒子一眼,而是对着将领们道:“如今西夏已平,我大宋的疆土,前所未有的广阔。我大宋能有今日,全是将士们拼命厮杀得来的。
朕在战前,曾经许诺过,战后一定会封赏有功的将士。
朕已经去旨给汴京城,召满朝文武到兴庆府觐见。
到时候,朕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封赏尔等,为尔等夸功。
在此之前,朕希望尔等可以恭谨一些,恪尽职守,守着朕交给诸位的疆土,管束好下面的百姓。”
将领们闻言,齐齐躬身道:“喏……”
赵祯继续说道:“朕赏赐给你们的,多是官爵,所以迟一些早一些,不碍事。但将士们的赏赐,却不能拖延。”
赵祯看向了种世衡和刘亨,问道:“你二人是负责纳降的,西夏王宫里的钱财,也是你二人清点的。现在,你们告诉朕,你们从西夏王宫里清点出了多少浮财?”
种世衡和刘亨对视了一眼,一脸苦涩。
刘亨躬身道:“回官家,西夏王宫里的浮财,不到三百万贯……”
赵祯愣了一下,愕然道:“这么少?”
种世衡躬身道:“李德明在战前,将西夏大部分的浮财,都赏给了党项各部的勇士,所以西夏王宫里并没有留下多少浮财。”
赵祯皱眉道:“那攻破了兴庆府以后,可曾查抄那些西夏贵族的府邸?”
刘亨赶忙道:“回官家,已经尽数查抄,查抄到的浮财,超过一千万贯。”
赵祯眉头一松。
心里暗道了一声还好。
赵祯看向了寇季,问道:“此前我大宋兵马征讨西夏各处的时候,缴获到的浮财有多少?”
寇季拱手道:“回官家,大致有八百万贯左右。”
赵祯苦笑了一声,“西夏还真是够穷的。”
寇季摇头笑道:“官家此言差矣,从钱财方面上讲,西夏确实穷。可要是算上了马匹、牛羊的话,那西夏可是一点儿也不穷。”
此次大战,从西夏缴获到的钱财固然少,但是缴获到的牛羊、马匹,数量十分庞大。
将牛羊、马匹全部折合成钱的话,那大宋从西夏缴获到的战利品,确实十分丰厚。
不提那些尚没有统计清楚的牛羊,就单单是马匹,就足足有八十万匹。
其中上等马有十五六万。
中等马、良马,有四十多万匹。
剩下的都是一些劣等马。
马匹的价值,超过了大宋缴获到的钱财。
虽说如此庞大数量的马匹涌入到大宋,马匹的数量会大跌。
但以大宋的需求量,马匹的价格就算会大跌,也跌不到哪儿去。
军中会抽调一批,让大宋马军,变成真正的马军。
西北境内还得留一批,交给那些牧民们去放养。
流入民间的,恐怕都是一些劣等马。
但即便是劣等马,流入到民间,也能帮朝廷换取一大笔钱。
赵祯听到了寇季的话,思量道:“牛羊马匹当成赏赐发放给将士们,将士们恐怕很难感受到朕的隆恩。”
大宋的兵马,多是职业兵。
职业兵自然是一辈子都要在战场上撕杀。
他们可没办法去牧马放羊。
送回去给家里人,等送到了地方,恐怕早就饿死了。
所以赵祯若是将牛羊马匹赐给将士们的话,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便宜了那些个奸商,将士们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实惠。
寇季听到赵祯这话,就知道赵祯要说什么,所以没有言语。
赵祯盯着将领们道:“所以,朕打算将此番占领的土地,分给将士们,让将士们在此安家落户。”
将领们闻言,有些骚动,但是赵祯没有在意他们的骚动,继续说道:“如今我大宋已经征灭了西夏,我大宋的兵马也就不需要屯驻在长城沿线。
朕会将他们调遣到长城外,分别驻守在我们新收复的疆土上。
所以他们的家眷也不适合留在原有的地方。
他们的家眷应该跟着他们一起迁移到我们新收复的疆土上。
此前寇经略在夏州,将土地分发给将士们,将士们立马就将家眷召到了夏州等地。
由此可见,朕的想法是行得通的。”
种世衡在赵祯话音落地以后,迟疑道:“官家,将士们的家眷早已在原有的地方安家落户,迁移到其他地方,恐怕不会适应。
而且西夏之地,多是荒漠,多是草场,没有多少可以耕种的土地。
他们迁移到了此地,难以劳作。
总不可能让他们学着西夏人的样子,在此地放牧吧?”
种世衡此话一出,许多将领都赞同的点着头。
赵祯盯着种世衡道:“朕之所以将土地分给将士们,并且让他们将家眷迁移过来,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朕将土地分给将士们,有三个目的。
其一,是为了厚赐将士们。
其二,是为了让他们安心守土。
其三,是为了让他们的家眷帮着朕,管束这片土地。”
赵祯环视众将领,继续道:“你们都知道,此地民风彪悍,单凭衙门里的官员、小吏,恐怕难以管束此地之民,所以需要迁移一部分人过来,帮着衙门里的官员和小吏牧民。
此地良田虽少,但足以供应给将士们的家眷。
寇经略在河西用的那一套政令,朕也可以用到此处。
有河西的例子在前,此地必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另外一个河西。”
种世衡听到此处,拱手道:“官家既然有重任交给将士们的家眷,臣自然没有意见。”
赵祯满意的点点头道:“很好,那就用此地的土地,赏赐将士们。除了驻京的几支兵马,以及河西的镇西军外,其他各军将士,皆可以用功劳,在此地换取土地。
朕虽然没办法让他们跑马圈地,但一个颗敌人的脑袋,赏赐一百亩地,朕还是赏赐的起的。”
将领们听到了赵祯此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没有一个人开口的。
赵祯此举,不仅仅赏赐了将士们,恐怕也有重编各军将士的打算。
不然他不可能不对各军将士们所要挑选的土地加以约束。
比如,镇国军的将士们,可以在兴庆府挑选土地,兴国军的将士也可以在兴庆府挑选土地。
那么等到土地分配完成以后,他们的家眷就要迁移过来。
到时候镇国军和兴国军一旦被调离兴庆府,那么将士们自然没办法跟随过去。
最大的可能就是留在兴庆府的将士们被编排到一起,归入到坐镇兴庆府的驻军指挥。
赵祯此举究竟是为了削弱他们的兵权,还是说另有目的,将士们也猜不透,所以没有人开口。
寇季在听到了赵祯如此说法以后,脸上有些意外,但是也没有开口。
赵祯见没人开口,就继续道:“当然了,选择留在兴庆府、定州等肥沃的土地上的将士,和选择去贫瘠地方的将士们的待遇,会有所不同。
选择留在兴庆府和定州等肥沃土地上的将士们,必须要等到各级的都头、部头等人挑选完了土地以后,他们才能挑选。
而选择去贫瘠地方的将士们,朕可以适当的给他们加分一些土地。”
西夏境内的土地,有肥有贫,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质量上的不足之处,自然要用数量弥补。
将领们听了赵祯的话以后,依旧默不作声。
赵祯对他们摆了摆手,“你们下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将士们,顺便吩咐火头军,杀猪宰羊,大庆三日,为我大宋征灭西夏贺!”
“喏!”
将领们对赵祯躬身一礼,各怀心思的离开了王宫正殿。
将领们走后,寇季有些按耐不住的开口问道:“官家,您是打算重新编排西北的兵马?”
赵祯笑道:“西北的兵马,你已经编排过一次了,朕何须再次编排?”
寇季疑惑道:“那你……”
不等寇季话说完,赵祯就坦言道:“朕之所以没有给将士们划定地方,就是为了验证四哥之前说过的一件事。”
寇季略微一愣。
赵祯笑道:“四哥之前说过,我大宋的兵制有所缺陷。”
寇季结合着赵祯的说辞,略微思量了一下,道:“官家说的可是将不动,而兵马频频调遣的兵制?”
赵祯缓缓点头,“朕此次随军而行,算是切身的体会到了兵马频繁调动之苦。我大宋为了防备武人,一直推行的是将领待在一地不动,兵马由南到北的调遣。
兵马行军,短则数日,长则一年半载。
我大宋兵马几乎是三年一调,许多地方的兵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到了赶路上了。
如此一来,还有什么时间去操练?
还有什么时间去熟悉地方,熟悉作战的战场?
兵马怎么可能不羸弱?
地方坐镇的将军,对于手下频繁调动的兵马,也难以负起责任。
花大力气训练好了兵马,最终却被调遣到了别人麾下,便宜了别人。
他们怎么可能会花费大力气去训练兵马?
如此一来,我大宋养的百万兵马,跟养了百万闲人有什么区别?
朕有心重振大宋,有心革新,自然不可能看到此类的弊政继续推行下去。
四哥此前讲过,想要改变此弊政,就必须换一个法子,遣将不调动,将动兵不动。
在中原腹地的话,此事有弊端。
兵马长期待在一个地方,必然会被地方豪强腐蚀,成为他们手里为祸乡里的武器。
可在此地不同。
地方已经没有豪强。
地方豪强已经被朕处理了个干净。
没有什么可以勾结的,
所以将动兵不动的法子,朕觉得可以在此地试一试。”
寇季细细的分析着赵祯的话,许久以后开口道:“官家没有给将士们规定分地的地方,也是想看看兵马在被分割安置以后,会不会影响战斗力。
若是不影响的话,那官家所有的后顾之忧,都可以解决。
到时候官家就可以在中原腹地推行这一套?”
赵祯点头笑道:“知我者,四哥也。若是兵马被分割安置以后,还会保持着原有的战斗力。那么朕在推行将动兵不动的法子的时候,就不需要担心兵马勾结地方豪强,为祸乡里。
朕可以让他们长期的待在一个地方,但是每过三五年,朕可以将一个地方的所有兵马,聚拢起来,再分散安置。
在这种情况下,朕再调遣将领入军,震慑所有兵马,不仅可以解决武人拥兵自重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兵马长期逗留到地方,为祸乡里的问题。”
寇季笑问道:“对兵马而言,将领一直是新的,在他们没有摸清楚将领性子前,绝对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对将领而言,兵马一直是新的,三年五载,很难收买全军上下的人心?”
赵祯笑着点头,他就是这么想的。
赵祯笑道:“如此一来,兵马的战斗力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也有足够的时间操练。朕也不需要担心武人拥兵自重。”
寇季接过了赵祯的话茬,道:“更关键的是,将领调遣到哪儿,全凭官家一心。军备军饷的配发,也脱离了将领的掌控。
将领想要喝兵血,恐怕很难了。”
赵祯听到这话,笑容更灿烂了。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寇季算是明白了赵祯所有的意图。
赵祯是想将此地当成一块试验田,在此地施行新政,看看效果。
效果若是好的话,就推行到全国,借此斩除兵制上的许多弊政。
此地是新征之地,情况跟大宋境内其他的地方一点儿也不同,有许多化外之民,所以需要一些不同的政令约束。
赵祯为稳固在此地的统治,推行一些别出心裁的军制,满朝文武一时半刻也不会将它代入到整个大宋朝的军制中。
即便是满朝文武将它代入到了大宋朝的军制当中,只要赵祯不动中原腹地的军制,满朝文武就没办法形成反对的浪潮。
君臣二人凑在一起,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然后一起吃过了一些简单的膳食,吩咐陈琳安排了两座住的宫室,住了进去。
昨夜一夜未睡,今日又忙活了大半日,自然需要歇息一番。
就在君臣二人酣睡的时候。
将领们已经将赵祯要用西夏土地赏赐将士们的消息,告诉给了所有将士们。
将士们知道此事以后,欢欣鼓舞。
寇季在麟州城外、以及夏州等地分地,可把其他地方的将士们羡慕坏了。
如今他们得知了赵祯要给他们分地,数量还不小,一个个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
至于以后一家人可能要居住在此地,将士们一点儿也不在乎。
承蒙朝廷的兵制照顾,他们早已成为了一群没有定居之所的人。
住在哪儿,他们一点儿也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是地。
只要朝廷给分地,就算让他们跟豺狼虎豹住在一起,他们也是万分愿意的。
在他们心里,地比命值钱。
如今朝廷不仅给地,还是数量庞大的地,似乎还有指定他们居所的意思,他们自然高兴的不得了。
若不是赵祯的居所不得擅闯,他们恐怕要集体跑到赵祯所在的地方,一起向赵祯施礼,感谢赵祯的隆恩。
总之,将士们高兴的庆祝了三天。
三天以后。
王凯率领着兵马回到了兴庆府。
定州被王凯攻破,世上自此再无西夏。
唯一遗憾的是,刘奇在攻打定州的时候,身中三箭,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