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洪承畴故乡行二
1。
洪承畴有三个兄弟,他是老大,老二早逝,老三是泉州著名的书法家,叫洪承畯。
洪承畴的父亲是一名秀才,祖父早世,祖母戴氏守寡多年,故洪承畴的父亲,以孝顺闻名乡里。而其母傅氏,生于南安丰州的名门望族,故聪惠贤淑,教子有方。洪氏兄弟的成就,离不开母亲傅氏的教导。后人说起傅氏,无不竖起大姆指,啧啧称赞。
相传,洪承畴早年家境贫困,十来岁就顶着一个豆腐板,穿梭于乡里,帮母亲卖豆腐。这期间有一个传说,说他当时无缘进入私塾读书,全凭父母在家教育。后来有一天卖豆腐,遇见几个不会读书的孩子,从学堂里溜号出来买豆腐吃。
洪承畴希望多卖一点豆腐,便对那些学生说:如果他们能够帮他买更多豆腐,他愿意帮他们对对子。这交换条件挺好,故此,每天引来不少孩子,来买豆腐换对子。
只是好景不长,后来这事让先生察觉了,问起那些孩子:这对子果真是你们对的?孩子们吱唔不过,只好坦白。这一坦白,也让先生惊奇不已,一个卖豆腐家的孩子,竟然会有这等奇才?先生想了又想,觉得惋惜,便特地跑到洪承畴家里,劝他母亲让他来读书。
洪承畴的母亲似有苦衷,说他们家交不起学费,孩子还小,在家自己教教就行了。先生却说,这孩子志向远大,千万不可耽误了。几个来回下来,先生给出的条件是,免费教洪承畴读书。后来,傅氏终于答应了,她把幼年的洪承畴,送到了溪溢馆。
作为明朝时的乡村私塾,许多后来成名入仕的洪氏族人,都在这个学馆里读书。洪承畴的胞弟洪承畯,也是在这里就读的。
故此,民间又有一个传说,说洪承畯小的时候,字写得很不好,多次受先生训诫。
有一天,他委曲地跑回家中,向母亲诉苦,说先生老是对他“大小眼”洪承畯的母亲听了之后,微微一笑,给他讲了一个当年王曦之练字的故事。她说,王曦之从小习字就是很勤奋的,并且悟性极高。每天,他写完字之后,会拿毛笔到池子里去洗。慢慢的,被他洗过的池水,后来就变成黑色的了。
洪母所讲的故事,就是王曦之“墨染成池”的故事。洪承畯听了之后,深受启发,决心发愤习字。她告诉母亲说:“我也可以把我们家门前那一口池子,染成黑色的!”母亲微笑着说:“我儿若把池子染成黑色了,也就成为名家了!”终于,洪承畯每天练字洗笔,练就了一笔漂亮的龙蛇体好字,在泉州当地,也算小有名气了。
洪承畯的字,在泉州地区流传甚广,许多名胜古迹都留有他的墨迹。泉州开元寺的“清净法身”、“大乘莲心”和清源山上的“山名仙灵”都出自于他的手笔。
2。
溪溢馆位于英都霞溪村溪溢自然村,明嘉靖丁末年(公元前1547年)创建的。其创建人为翁山洪氏五房八室的洪恒轩。
溪溢馆是一座由块石、红砖与土墙结合建成的普通房子。阔三间,深二间。数百年间,这座老房子依旧能够独立临风,很有学识文章的考究。在溪溢馆大门外的门匾上,墨石金字刻有“溪溢馆”三个字。立于门侧有三块字碑,一是“清代开国功臣洪承畴童年读书处”;二是一块诗碑,谁人写的,没有细看;三是一块“溪溢馆”的石碑字刻。
进入内室,白白墙体上镶嵌有一块“溪溢学馆”的墨青石碑记。环顾四壁,其间有李光地、孙中山、林森等名人赞誉洪承畴的诗句及名言,以及历史学家苏双碧“开清第一功”的字匾。除去四壁上布满有关洪承畴个人历史简介之外,小护厝的另外一室,亦有一块墨青石雕刻的翁山洪氏五房八室之主洪恒轩的头像和碑记。
因为是学馆,故正厅之中挂有孔老夫子的画像,画像右侧的桌子上,置放一张洪承畴身着清服的老年画像。两侧的厅柱上,黑漆金字书有一副对联:“香引从花风入座;影移疏竹月当窗”相传,这幅对联是乾隆皇帝与翰林院庶吉士洪科捷所对的。
据说,洪科捷入主翰林之后,某日乾隆皇帝于夜间造访书斋,其时明月疏竹,便脱口吟出下联:“影移疏竹月当窗”;洪科捷一听,知是乾隆皇帝驾到,当即一惊,赶紧出外相迎,并顺口吟道:“香引从花风入座”行礼叩拜完毕,便引乾隆皇帝进入内室坐定。
洪氏家族才子颇多,洪科捷也出自溪溢馆。翻开乡里传记,也有不少洪承畴当年与先生对过的对联。个中情趣,不知是真是假,现抄录如下:
其一:“砚台长长,能赋诗文百篇;豆腐方方,犹似玉印一章。”其二“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清正博学学李白;黑砚台,砚台黑,为官铁骨叮当当包黑。”
从联语中不难看出,先生所出的上联,都是灌输传统学问和人品情操的儒家思想,期间饱含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而小小洪承畴的对联,却是人小志大,句句与官与印相联。可见在科举制度之下,学子们对前途和未来的渴望,是从小就立有的志向。
3。
因此,自古以来,洪氏家族成员所受的教育,多半是非常正统的中国儒家教育。也难怪当年清军入关之初,对儒家思想非常漠然。他们以为,江山都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那些“忠孝仁悌,礼义廉耻”都是读书人耍嘴皮子的伎俩,不足挂齿也。然而,正是洪承畴最初的忠义和后来的直谏,才让清朝的高层领导,有了深刻的思想改变。
当年,洪承畴被俘之后,皇太极极是爱惜其才,曾多次派人前来劝降都被洪承畴骂了回去。因此,更激起皇太极的爱才之心,他非常担心洪承畴会寻死而不降服。洪承畴的坚贞不屈,让皇太极感悟到大汉儒家精神的可怕力量。一个垂死的王朝和一个被俘的俘虏,在儒家政治思想的支撑下,竟然会有这等强大的精神力量,实在不可小觑!
这让皇太极不得不重新评估汉人的儒家文化。后来,皇太极又派了一位曾与洪承畴共事、并交往极深的明朝降官,前来劝降。照例,也被洪承畴臭骂一顿,不给他半点面子。不过,这仁兄被骂之后,回去非常高兴地告诉皇太极:洪承畴肯定不会自寻死路,他的投降,是时间的问题了。他希望皇太极好生款待,耐心等候。这又为什么呢?
原来,这位仁兄和洪承畴聊天时,突然看见梁上落下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他看见洪承畴小心地用手将它弹开。这仁兄一见,心中窃喜,因此断定,一个连衣服沾上灰尘都不舍得的人,怎么会舍得去死呢?他让皇太极以礼相待,自然会感动于他。
后来有一次,皇太极和洪承畴出外赏雪,看着白茫茫的大雪,两个人的心情极好。但皇太极感觉有些冷意,他想入房,又见洪承畴并无回房的意思,便将自己的披风脱下,为洪承畴披上。洪承畴一回头,见皇太极对他微笑着,心中感动油生,便降了。
洪承畴降清之后,皇太极并末真正委他重任,而是给他弄一个朝廷参谋似的虚职。并让他随清军南下,和多尔兖一起向南进发。虽然,洪承畴降清之初,并未得到清廷多少信任和尊重。但作为对汉民族政策和汉习俗十分了解的明朝降官,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大清朝对中国后来的统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立下汗马功劳。
劝说清朝上层尊崇儒家,学习汉制,尊重汉族文化以及暂缓剃发令等政策的推行,有效地缓解满汉民族的冲突,促进了以汉文化为基础的各民族大团结。可见,不管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洪承畴对整个国家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和卓有远见的。
4。
有人认为,洪承畴的胞弟洪承畯和他不一样。作为一个文人,他并不认同哥哥的降清行为。晚年的洪承畯隐居于江湖,立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自己在家乡英溪建造了一条小船,泛舟于江上,过着隐居的生活,最后饿死在船上。
在英溪的石头上,还刻有他留下的“素月孤舟”和“长天秋水”等石刻。
事实上,洪氏兄弟之间的故事,多半是儒家忠君思想作为基础而编撰的。洪承畴的史料,似乎比较真实可信。而洪承畯故事则不然,他是后人在戏曲加工中,融入儒家忠义思想的。洪承畯更喜欢文人生活,他不关心政治,所以才过起隐居的生活。
京剧洪母骂畴和高甲戏素月孤舟,都是后代文人根据小部分史实和大部分传说编撰而成的儒家忠义故事,并非绝对史实!洪承畴降清之后,一心用在国家和政治之上,与父母、兄弟及家人见面的时间不多,回到故乡泉州,也仅有一次。
顺治四年二月,因父亲年前去世,洪承畯和洪承畴的二儿子洪士铭赶到江宁(今南京),向时任“招抚江南总督军务”的洪承畴,报告了父亲去世的消息。洪承畴闻知父亲去世之后,奏请朝廷,望恩准其“回家守制,三年慎终”但并未获得批准。
于是,洪承畴将二人留住江宁,并派人到泉州把母亲傅氏接来。清顺治五年四月,洪承畴的母亲因眼疾严重,需回京调理,而被恩准卸任回京入职内院理事。母亲傅氏、弟洪承畯、子洪士铭一同入京随职。后来,因洪母年老体衰,不服水土,洪承畴方于顺治八年与洪承畯一起,送母亲回到泉州。这是洪承畴降清之后,仅有的一次回乡记录。
回到泉州之后,洪承畯一直在母亲的身边奉侍。直至顺治九年傅氏逝世之后,方归隐英都山水。而洪承畴一心一意事清,直到天下太平,享年七十三岁才去世。
5。
“辅国堪称真学士,爱民即是大英雄”这是洪承畴故居即洪承畴纪念馆门坊上的一副对联。当日,我们走进洪承畴的故居,看见一座七级花岗岩的方台上,立有一尊洪承畴的站像。他一身清服,左手按刀,右脚微微抬起前迈。在立像的左边,有一座新建的古大厝,那是洪承畴的纪念馆。燕尾脊,红砖白石,其建筑分为上、中、下三落,与传统闽南古大厝,没有什么区别。
洪承畴纪念园位于南安英都镇良山村霞美纪念村,是2005年在洪承畴故居的遗址上,重建和扩建的。内含洪承畴故居、洪承畴纪念馆、洪承畴碑林、碑廊、及清顺治御制碑五部分。它原是英都东五房祖厝的故居旧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幼年、少年洪承畴与家人一起住过的房子。
洪承畴有三个兄弟,他是老大,老二早逝,老三是泉州著名的书法家,叫洪承畯。
洪承畴的父亲是一名秀才,祖父早世,祖母戴氏守寡多年,故洪承畴的父亲,以孝顺闻名乡里。而其母傅氏,生于南安丰州的名门望族,故聪惠贤淑,教子有方。洪氏兄弟的成就,离不开母亲傅氏的教导。后人说起傅氏,无不竖起大姆指,啧啧称赞。
相传,洪承畴早年家境贫困,十来岁就顶着一个豆腐板,穿梭于乡里,帮母亲卖豆腐。这期间有一个传说,说他当时无缘进入私塾读书,全凭父母在家教育。后来有一天卖豆腐,遇见几个不会读书的孩子,从学堂里溜号出来买豆腐吃。
洪承畴希望多卖一点豆腐,便对那些学生说:如果他们能够帮他买更多豆腐,他愿意帮他们对对子。这交换条件挺好,故此,每天引来不少孩子,来买豆腐换对子。
只是好景不长,后来这事让先生察觉了,问起那些孩子:这对子果真是你们对的?孩子们吱唔不过,只好坦白。这一坦白,也让先生惊奇不已,一个卖豆腐家的孩子,竟然会有这等奇才?先生想了又想,觉得惋惜,便特地跑到洪承畴家里,劝他母亲让他来读书。
洪承畴的母亲似有苦衷,说他们家交不起学费,孩子还小,在家自己教教就行了。先生却说,这孩子志向远大,千万不可耽误了。几个来回下来,先生给出的条件是,免费教洪承畴读书。后来,傅氏终于答应了,她把幼年的洪承畴,送到了溪溢馆。
作为明朝时的乡村私塾,许多后来成名入仕的洪氏族人,都在这个学馆里读书。洪承畴的胞弟洪承畯,也是在这里就读的。
故此,民间又有一个传说,说洪承畯小的时候,字写得很不好,多次受先生训诫。
有一天,他委曲地跑回家中,向母亲诉苦,说先生老是对他“大小眼”洪承畯的母亲听了之后,微微一笑,给他讲了一个当年王曦之练字的故事。她说,王曦之从小习字就是很勤奋的,并且悟性极高。每天,他写完字之后,会拿毛笔到池子里去洗。慢慢的,被他洗过的池水,后来就变成黑色的了。
洪母所讲的故事,就是王曦之“墨染成池”的故事。洪承畯听了之后,深受启发,决心发愤习字。她告诉母亲说:“我也可以把我们家门前那一口池子,染成黑色的!”母亲微笑着说:“我儿若把池子染成黑色了,也就成为名家了!”终于,洪承畯每天练字洗笔,练就了一笔漂亮的龙蛇体好字,在泉州当地,也算小有名气了。
洪承畯的字,在泉州地区流传甚广,许多名胜古迹都留有他的墨迹。泉州开元寺的“清净法身”、“大乘莲心”和清源山上的“山名仙灵”都出自于他的手笔。
2。
溪溢馆位于英都霞溪村溪溢自然村,明嘉靖丁末年(公元前1547年)创建的。其创建人为翁山洪氏五房八室的洪恒轩。
溪溢馆是一座由块石、红砖与土墙结合建成的普通房子。阔三间,深二间。数百年间,这座老房子依旧能够独立临风,很有学识文章的考究。在溪溢馆大门外的门匾上,墨石金字刻有“溪溢馆”三个字。立于门侧有三块字碑,一是“清代开国功臣洪承畴童年读书处”;二是一块诗碑,谁人写的,没有细看;三是一块“溪溢馆”的石碑字刻。
进入内室,白白墙体上镶嵌有一块“溪溢学馆”的墨青石碑记。环顾四壁,其间有李光地、孙中山、林森等名人赞誉洪承畴的诗句及名言,以及历史学家苏双碧“开清第一功”的字匾。除去四壁上布满有关洪承畴个人历史简介之外,小护厝的另外一室,亦有一块墨青石雕刻的翁山洪氏五房八室之主洪恒轩的头像和碑记。
因为是学馆,故正厅之中挂有孔老夫子的画像,画像右侧的桌子上,置放一张洪承畴身着清服的老年画像。两侧的厅柱上,黑漆金字书有一副对联:“香引从花风入座;影移疏竹月当窗”相传,这幅对联是乾隆皇帝与翰林院庶吉士洪科捷所对的。
据说,洪科捷入主翰林之后,某日乾隆皇帝于夜间造访书斋,其时明月疏竹,便脱口吟出下联:“影移疏竹月当窗”;洪科捷一听,知是乾隆皇帝驾到,当即一惊,赶紧出外相迎,并顺口吟道:“香引从花风入座”行礼叩拜完毕,便引乾隆皇帝进入内室坐定。
洪氏家族才子颇多,洪科捷也出自溪溢馆。翻开乡里传记,也有不少洪承畴当年与先生对过的对联。个中情趣,不知是真是假,现抄录如下:
其一:“砚台长长,能赋诗文百篇;豆腐方方,犹似玉印一章。”其二“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清正博学学李白;黑砚台,砚台黑,为官铁骨叮当当包黑。”
从联语中不难看出,先生所出的上联,都是灌输传统学问和人品情操的儒家思想,期间饱含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而小小洪承畴的对联,却是人小志大,句句与官与印相联。可见在科举制度之下,学子们对前途和未来的渴望,是从小就立有的志向。
3。
因此,自古以来,洪氏家族成员所受的教育,多半是非常正统的中国儒家教育。也难怪当年清军入关之初,对儒家思想非常漠然。他们以为,江山都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那些“忠孝仁悌,礼义廉耻”都是读书人耍嘴皮子的伎俩,不足挂齿也。然而,正是洪承畴最初的忠义和后来的直谏,才让清朝的高层领导,有了深刻的思想改变。
当年,洪承畴被俘之后,皇太极极是爱惜其才,曾多次派人前来劝降都被洪承畴骂了回去。因此,更激起皇太极的爱才之心,他非常担心洪承畴会寻死而不降服。洪承畴的坚贞不屈,让皇太极感悟到大汉儒家精神的可怕力量。一个垂死的王朝和一个被俘的俘虏,在儒家政治思想的支撑下,竟然会有这等强大的精神力量,实在不可小觑!
这让皇太极不得不重新评估汉人的儒家文化。后来,皇太极又派了一位曾与洪承畴共事、并交往极深的明朝降官,前来劝降。照例,也被洪承畴臭骂一顿,不给他半点面子。不过,这仁兄被骂之后,回去非常高兴地告诉皇太极:洪承畴肯定不会自寻死路,他的投降,是时间的问题了。他希望皇太极好生款待,耐心等候。这又为什么呢?
原来,这位仁兄和洪承畴聊天时,突然看见梁上落下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他看见洪承畴小心地用手将它弹开。这仁兄一见,心中窃喜,因此断定,一个连衣服沾上灰尘都不舍得的人,怎么会舍得去死呢?他让皇太极以礼相待,自然会感动于他。
后来有一次,皇太极和洪承畴出外赏雪,看着白茫茫的大雪,两个人的心情极好。但皇太极感觉有些冷意,他想入房,又见洪承畴并无回房的意思,便将自己的披风脱下,为洪承畴披上。洪承畴一回头,见皇太极对他微笑着,心中感动油生,便降了。
洪承畴降清之后,皇太极并末真正委他重任,而是给他弄一个朝廷参谋似的虚职。并让他随清军南下,和多尔兖一起向南进发。虽然,洪承畴降清之初,并未得到清廷多少信任和尊重。但作为对汉民族政策和汉习俗十分了解的明朝降官,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大清朝对中国后来的统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立下汗马功劳。
劝说清朝上层尊崇儒家,学习汉制,尊重汉族文化以及暂缓剃发令等政策的推行,有效地缓解满汉民族的冲突,促进了以汉文化为基础的各民族大团结。可见,不管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洪承畴对整个国家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和卓有远见的。
4。
有人认为,洪承畴的胞弟洪承畯和他不一样。作为一个文人,他并不认同哥哥的降清行为。晚年的洪承畯隐居于江湖,立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自己在家乡英溪建造了一条小船,泛舟于江上,过着隐居的生活,最后饿死在船上。
在英溪的石头上,还刻有他留下的“素月孤舟”和“长天秋水”等石刻。
事实上,洪氏兄弟之间的故事,多半是儒家忠君思想作为基础而编撰的。洪承畴的史料,似乎比较真实可信。而洪承畯故事则不然,他是后人在戏曲加工中,融入儒家忠义思想的。洪承畯更喜欢文人生活,他不关心政治,所以才过起隐居的生活。
京剧洪母骂畴和高甲戏素月孤舟,都是后代文人根据小部分史实和大部分传说编撰而成的儒家忠义故事,并非绝对史实!洪承畴降清之后,一心用在国家和政治之上,与父母、兄弟及家人见面的时间不多,回到故乡泉州,也仅有一次。
顺治四年二月,因父亲年前去世,洪承畯和洪承畴的二儿子洪士铭赶到江宁(今南京),向时任“招抚江南总督军务”的洪承畴,报告了父亲去世的消息。洪承畴闻知父亲去世之后,奏请朝廷,望恩准其“回家守制,三年慎终”但并未获得批准。
于是,洪承畴将二人留住江宁,并派人到泉州把母亲傅氏接来。清顺治五年四月,洪承畴的母亲因眼疾严重,需回京调理,而被恩准卸任回京入职内院理事。母亲傅氏、弟洪承畯、子洪士铭一同入京随职。后来,因洪母年老体衰,不服水土,洪承畴方于顺治八年与洪承畯一起,送母亲回到泉州。这是洪承畴降清之后,仅有的一次回乡记录。
回到泉州之后,洪承畯一直在母亲的身边奉侍。直至顺治九年傅氏逝世之后,方归隐英都山水。而洪承畴一心一意事清,直到天下太平,享年七十三岁才去世。
5。
“辅国堪称真学士,爱民即是大英雄”这是洪承畴故居即洪承畴纪念馆门坊上的一副对联。当日,我们走进洪承畴的故居,看见一座七级花岗岩的方台上,立有一尊洪承畴的站像。他一身清服,左手按刀,右脚微微抬起前迈。在立像的左边,有一座新建的古大厝,那是洪承畴的纪念馆。燕尾脊,红砖白石,其建筑分为上、中、下三落,与传统闽南古大厝,没有什么区别。
洪承畴纪念园位于南安英都镇良山村霞美纪念村,是2005年在洪承畴故居的遗址上,重建和扩建的。内含洪承畴故居、洪承畴纪念馆、洪承畴碑林、碑廊、及清顺治御制碑五部分。它原是英都东五房祖厝的故居旧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幼年、少年洪承畴与家人一起住过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