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压力山大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享福将赵龙传过来的消息交给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大喜,顿时便和房玄龄,李靖等人商议起了如何利用这个高德做文章。
  军事谋略方面的事情,孙享福有自知之明,让李靖和房玄龄出谋划策似乎更加靠谱一些,万幸,东北四部还算听话,李世民找他们谈过之后,他们马上就同意了出兵计划,只是有点想不到自己的军队这么快就成为了大唐的主力军,历史上,他们四部在李世民东征高句丽的时候,起到的作用可是正负面都有的,像靺鞨部,先是帮助高句丽,后来才投了唐。
  在生活中,远亲是不如近邻的,在国家战争层面却未必,远交进攻,反而是大多数首脑们都愿意干的事情。
  所以,李世民和房玄龄等大臣,对于四部首领的忠诚度,还是比较认同的,而且给了他们一些承诺,未来如果拿下高句丽,会以其靠北之地为中心,成立安东都护府,用安北大都护府的模式,来发展安东都护府,尽快的让整个东北地区富裕起来。
  几位首领闻言大喜,因为这个安东都护府成立以后,从军队,到管理,都将是他们四部的子民,经济上面,朝廷要求的岁贡也十分少,所以,他们纷纷表情愿意全力配合皇帝的计划,并且一点也不抵触将军队交苏定方来带领。
  谈妥了这件事情,几位首领和苏定方连夜就率领少量轻骑兵出发了,而孙享福返回长安的队伍中也多了一个人,侯君集。
  李世民用人一向很准确,作为他心中下一任兵部尚书的接班人,侯君集是诸卫大将军中,最长擅于练兵和谋略的,大军远征,要做的准备可不止一点点,侯君集要抓紧一切时间来筹备,而孙享福,则是成为了这个大战筹备组的二把手,侯君集负责调兵,练兵。他则主要负责军事装备以及粮草后勤方面,再加上他身上挂着的科举副主考官这个职务,还没到长安,孙享福就感觉压力山大。
  “潞公,明年征高句丽,陛下言明要十六卫大军精锐尽出,不知,这十六卫总共有多少精锐?”趁着换马歇息的空档,从来没有在国家层面参与军机的孙享福,像个小白一样,朝侯君集问道。
  “十六卫编制是两万五到四万余人,精锐,指的就是上过战场的老兵,除去留守地方的,各卫差不多都有万余上下要参战吧!加上再加上辅助运输补给的民夫,明年咱们至少要出动二十五万人以上。”
  “二十五万以上?”听到这个数字,孙享福头皮就有些发麻。
  这么庞大的交战规模,用屁股想也知道会死很多人,也怪孙享福的历史书读的少,历史上的李世民打高句丽,每一场下来,都是几万人几万人的战果,光有记录的斩首数量加起来就有近十万人,具体伤亡,肯定比斩首的数量要大的多,可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打下来,可见当时高句丽抵御唐军的规模之大。
  “怎么?你觉得很多?其实这是陛下体恤百姓,尽量的将作战规模缩减到最小了,高句丽有三十七郡,两百余城,民百万户以上,这还不算他们的几大盟友,早在我大唐之前,他们就可以供养的起十万以上的机动骑兵,即便是当下出现了一些叛乱,我估计他们国内至少也有五十万以上的军队,你道为何他们敢对我大唐不恭?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实力,杨广征百万大军都攻之不下,可见他们不是那么好打的。”
  闻言,孙享福才对高句丽的实力有了个具体的认知,难怪王浩想方设法都要鼓捣大唐攻高句丽,而李世民的内心里,也一直对高句丽跃跃欲试,要不是孙享福穿越过来,用一系列手段把大唐的国力提升了不少,人家的战争潜力,还真不比大唐低。历史上的李世民也是因为偷袭把颉利偷袭干掉了,才能稍微雄起,不然,东亚这个时期的霸主是谁,还真不好说,起码吐蕃,和高句丽两国在军事实力上,是不比李唐差多少的。
  后世的很多史学家认为,唐初时期,高句丽的军队数量应该在六十万以上,而高宗时期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是因为太宗时期,就已经累计了一定的战果。
  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拿下了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等十多座要塞城池,将高句丽防御大唐的最强防线撕开,不仅将他们的主战部队打残了,还将这些地方汉化程度较高,生产力较强的十多万户百姓,纳入了大唐。
  此后,又让牛进达,李绩,李海岸等将领,率领水路两军偏师,不断的袭扰高句丽,使一直其疲于应对,不能好好生产休养,才慢慢创造了高宗灭高句丽的条件。
  所以,这一场战争很可能旷日持久,不能掉以轻心,那么,供养这二十五万大军粮草装备的任务,可就更加不轻松了。
  很快,孙享福就在侯君集这里得到了各类战兵日常的消耗数据之后,顿时,他只觉得胸口压了块石头。
  难怪一个强大的国家往往会因为一场战争而陷入经济困境,由盛转衰,原来,在古代,打仗就是最烧钱的活,没有之一。
  一个青壮战兵在战时是需要吃每日三餐的,而且,不排除冬季寒冷,加餐进补,光是粮食方面的消耗,每个士兵每个月就是一石多,甚至有饭量大的要两石以上,那么二十五万大军,一个月要消耗的粮食,差不多就是四十万石以上,一年下来,就是五百万石左右,这差不多是江南占城稻一半的产量,而要将这么多粮食运送到前线去,另外一半的产量,差不多也搭进去了。
  这还只是人吃的方面,马和牲畜,才是消耗的大头,在计划中,此次出征差不多会有十万骑兵的配制,那么,需要养活的战马和牲畜,可能高达二十几万头,草料,豆料的消耗,以人消耗的三倍价值来计算就差不多了,孙享福算术不好,也就在心里大致算了一下,以现在的市价,光是解决吃这个方面的问题,一年下来,差不多就要花费近五百万贯。
  那么,算上更加贵重的铁器,铠甲装备,以及战船之类的,一千万贯投入估计都远远不够。
  算过这个账,孙享福才知道,为什么发动一场国战,一个国家往往要积攒好多年,甚至一代人的时间,以大唐以往每年两三百万贯的税收结余来算,没个五年以上的积攒,哪里敢打这种规模的战争,而且,即便是打,也不敢打长久,一年以内,必须结束。
  “我算知道陛下为什么轻描淡写的,就把这个任务分配给我了,原来是怕说的太详细了,我会推迟,不行,潞公,我得回去,这活,我干不来啊!”
  “呵呵,要是这活你都干不来,咱大唐就没有人能干的来了,放心,不是给了你专项征用之权么,这个款项虽然大,你到各个地方收刮一下,也未必凑不出。”侯君集似乎比孙享福自己还有信心道。
  每到战时,朝廷的各项摊派肯定会下到民间,在古代时期,打起仗来,真正苦的都是老百姓,你要叫孙享福向本来就不太富裕的老百姓伸手,他肯定是不会干的。
  所以,接下来赶路的时光中,孙享福的脑子里,一直都在思索着,如何在不将这些战争开支转嫁到老百姓头上的同时,把问题解决了。
  两千多里的路程,快马连续走了七八日,才终于到达,疲惫不堪的孙享福领着护卫们赶到自家城堡式的府邸前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迎接,相反,府门前有很多守卫,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大都督,你终于回来啊!夫人要生了,好多产婆都来看过了,御医也······”
  孙享福没工夫往下面听了,丢了马缰,就朝屋里跑去,进了大厅,才发现,除了虞家的众人,长孙皇后居然也在,而且,一脸焦急之色。
  “臣见过皇后娘娘,现在情况怎么样?”
  长孙皇后伸手免了孙享福的礼,却不好开口回答,把目光看向了宫廷里专门负责生产的御医和两个老妈子。
  “孙都督,情况有些不妙,郡夫人腹痛已经两个时辰了,婴儿还没有出来,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
  见老御医眼神闪闪躲躲,不敢正面作答,孙享福一把抓过御医的两条胳膊,紧张的问道。
  “而且,郡夫人的体力越来越差,只怕······”
  夫妇体力开始下降,孩子还没有出来,换一句简单的名词,就是‘难产’,在这个时期,难产,基本上就是一尸两命的下场,而孙府这回,很可能是一尸三命。
  难怪虞昶夫妇脸色苍白的握着拳头。
  “正明,本宫已经让御医熬了百年老参给秀儿灌下去了,或许,等药力发挥出来了,她能再生新力,将孩儿产下来。”
  长孙皇后第一胎生李承乾的时候,也不太顺利,就是靠人参提气,坚持了好久,才将李承乾生下来,现在,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灌参汤了。
  闻言,孙享福总觉得不靠谱,很快,他就来到了虞秀儿的产房外,听到屋里撕心裂肺,且越来越虚弱的叫声,孙享福最终朝张轲吼道,“拿我准备的刀具来。”
  说罢,孙享福就要推门进去,却被门前伺候的老妈子给拦住。
  “都督,孕妇产房,乃污秽之所,您还是不进去的好。”
  太医令甄辰听到了孙享福说的话,却是大惊,连忙抢上去阻拦道,“孙都督饶命,医者无罪,实乃郡夫人头胎就怀了双胎······”
  “你们闪开,本督让人拿刀具,可不是杀你们这些医者的,是要赶紧进行剖腹生产。”
  时间紧急,孙享福懒得跟他们解释太多,可听他说‘剖腹’二字,就连长孙皇后脸色都是一白,作为女人,他可看不得这种事情在自己眼前发生。
  “正明不可,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今日你若是行了这救子杀妻之事,本宫饶不得你。”
  虞昶两口子闻言,也是一左一右的将房门给堵住,满脸泪花道,“贤婿,小女为你孙家怀胎生子,可不能落得这个下场,你若要剖小女之腹,且请先割了我夫妇的头。”
  闻言,孙享福一阵无语,这都什么跟什么嘛!
  “嗨,谁说剖腹生产会死人了,我孙正明可不是那么狼心狗肺的人,你们再不让开,秀儿可就真有危险了。”
  此刻,孙享福最希望的就是李淳风那张乌鸦嘴说的是灵的,因为,剖腹产这个玩意,是他担心虞秀儿生产的事情,才开始急急忙忙的做理论研究的,可还真没有正的实践过呢!万一不成功,那可是老婆孩子三条命,这压力,山大都已经不能形容了。

章节目录